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思路及重点、难点 | 第10-11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现状 | 第13-28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7页 |
·雁行形态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 | 第16页 |
·国际生产"折衷"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的涵义 | 第17-19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 | 第19-21页 |
·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| 第19页 |
·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| 第19-20页 |
·企业战略性扩张的内在需要 | 第20-21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 | 第21-23页 |
·国际直接投资仍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方式 | 第21-22页 |
·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| 第22-23页 |
·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| 第23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 | 第23-24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现状 | 第24-2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5-27页 |
·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有待拓展之处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江苏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分析 | 第28-45页 |
·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| 第28-32页 |
·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| 第28-30页 |
·国际产业转移对相关国家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·江苏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现状 | 第32-39页 |
·江苏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概述 | 第32-35页 |
·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的引资方式 | 第35-36页 |
·江苏省利用外资来源的国别说明 | 第36-38页 |
·江苏省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江苏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9-45页 |
·继续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临一定的压力 | 第39页 |
·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三次产业比例失衡 | 第39-41页 |
·区域差异明显,不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 | 第41-42页 |
·主要资金来源和技术来源不一致 | 第42-43页 |
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影响江苏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| 第45-55页 |
·指标的选取 | 第45-47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多元回归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2-55页 |
第5章 江苏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 | 第55-65页 |
·优化产业转移吸纳结构,改善外商投资产业及区域布局 | 第55-58页 |
·增加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,提高承接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| 第56页 |
·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与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 | 第56-57页 |
·发挥地区优势,建立不同的产业承接方式与区域发展战略 | 第57-58页 |
·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| 第58-59页 |
·加强产业集群建设,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| 第58页 |
·积极开展产业集群主题招商 | 第58-59页 |
·努力营造良好环境,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发展基础 | 第59-60页 |
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城市化水平 | 第59页 |
·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,不断优化投资硬环境 | 第59-60页 |
·加强市场的规范化建设,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 | 第60页 |
·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体系,增强产业升级的主动性 | 第60-62页 |
·加强学习,提升引进、消化、吸收、再创新的能力 | 第60-61页 |
·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、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| 第61-62页 |
·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,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| 第62-65页 |
·研究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,加快服务业承接步伐 | 第62页 |
·促使省内服务企业尽快成长,提升服务业承接能力 | 第62-63页 |
·采取积极措施,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 | 第63-65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