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动员研究--以皖北T县为个案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导论第10-19页
 一、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0-11页
 二、研究现状分析第11-13页
 三、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-16页
 四、研究方法、思路及资料来源第16-19页
第一章 新农村建设中政治动员的运作过程:以皖北县为个案第19-33页
 一、T县概况第19-20页
 二、皖北T县新农村建设中政治动员的实际运作过程第20-33页
  (一) 动员前的准备与动员的诸要素第20-24页
  (二) 政策下乡:“唱好宣传曲和真情帮扶曲”第24-29页
  (三) 动员的经过与结果:典型案例第29-33页
第二章 政治动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功能的学理性分析第33-38页
 一、政治动员的历史考察(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后)第33-35页
  (一) 1921年至1949年建国之前──革命时期的政治动员第33页
  (二) 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前──“全能主义”时期的政治动员第33-34页
  (三) 改革开放之后至新农村建设的提出──“后全能主义”时期的政治动员第34-35页
 二、政治动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与功能分析第35-38页
第三章 新农村建设中政治动员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第38-46页
 一、新农村建设中政治动员的绩效第38-41页
 二、新农村建设中政治动员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1-46页
  (一) 对新农村建设认识的模糊性、片面性第41-42页
  (二) 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弱化第42-43页
  (三) 政府的政绩优先原则和包办越粗的惯性第43页
  (四) 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动力的缺乏第43-44页
  (五) 动员方式与策略的单一化第44-45页
  (六) 动员环境:行政权与自治权、市场之间的张力第45-46页
第四章 国家整合视角下完善政治动员机制的基本路径第46-55页
 一、国家整合方式的转型: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诞生第46-50页
  (一) 国家整合的含义第46-47页
  (二) 国家整合方式的转型: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诞生第47-50页
 二、国家整合视角下完善政治动员机制的基本路径第50-55页
  (一) 加强组织领导,构建动员的组织基础第50-51页
  (二) 建立公共财政体系,构建动员的物质基础第51页
  (三) 加大多种渠道和方式的宣传力度,营造动员的良好舆论氛围第51-52页
  (四) 注意利益因素的注入,奠定动员的理性基础第52页
  (五) 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意见,构建动员的合法性基础第52-53页
  (六) 注重内生存量和外部增量的有机结合,构建动员的长效运行机制第53-55页
第五章 结语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村改居”进程中公民参与研究--以湖北省襄樊市菜越社区为个案
下一篇:影视传播对农民闲暇生活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