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

抗战时期日本浪人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--以《小白龙传奇》和《在中国革命风暴中》为例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目录第10-12页
1 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2-16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9页
2 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纪实文学相关问题第19-23页
   ·比较文学形象学方面概念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定义和内容范围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关于自我和他者第20页
     ·社会集体想象物第20-21页
   ·关于记实文学能否产生文学形象的问题第21-23页
3 “他者”:《小白龙传奇》中的中国人形象第23-35页
   ·《小白龙传奇》的故事情节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混迹在中国的日子第23页
     ·做马贼的时光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在直鲁联军的日子第24页
     ·潜伏的卧底司令第24页
     ·参加华北青帮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在上海的活动第25页
     ·安全的回国第25页
   ·小日向白朗眼中的中国人形象的分类第25-35页
     ·善良友好的中国普通民众群像第26-28页
     ·“东方浪漫主义”的马贼和现实中的差异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特别的一群——作为马贼军师的知识分子形象第30页
     ·特殊的力量存在——混乱局势中的宗教势力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荒唐腐朽的部队——军阀系统中的军人形象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左右逢源的亲日派人物群像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被白色恐怖淹没的“蓝衣社”成员为代表的抗日人物形象第33-35页
4 《在中国革命风暴中》中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第35-46页
   ·《在中国革命风暴中》的故事情节描写第35-37页
   ·《在中国革命风暴中》中对中国印象的判定第37-46页
     ·受到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双重压迫的悲惨的中国民众的形象第37-39页
     ·贪财的中国人形象第39页
     ·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形象第39-45页
     ·对汪精卫及汪系亲日派无耻形象的描写第45-46页
5 探究两部作品中中国人形象产生的政治文化等因素第46-55页
   ·浅谈两位主人公心目中中国人形象的异同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对中日战争结局的看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对日本军政府及士兵的态度第47页
     ·对于中国人民不同角度的注视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不同生活经历及其环境第48页
   ·分析两位主人公背后共同的政治文化因素第48-55页
     ·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共同的政治背景第50页
     ·共同的地域背景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各自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差异第51-55页
6 结语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59页
附录 A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9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喧哗与骚动》的新历史主义剖析
下一篇:茨威格政治人物传记作品中的人性化书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