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三角制造业集聚适度预警和产业转移方略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4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11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8-10页 |
·研究产业集聚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2 相关研究理论 | 第14-32页 |
·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综述 | 第14-24页 |
·产业集聚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·西方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变 | 第15-21页 |
·产业集聚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·相关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 | 第22-24页 |
·产业同构理论研究综述 | 第24-27页 |
·产业同构的定义 | 第24页 |
·国内外产业同构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相关的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规模经济理论 | 第27-29页 |
·规模经济的定义 | 第27-28页 |
·规模经济的层次性 | 第28-29页 |
·数据包络分析法(DEA)理论基础 | 第29-32页 |
3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现状 | 第32-40页 |
·近十年集聚跟踪 | 第32-36页 |
·制造业整体的集聚变化 | 第32页 |
·不同行业的集聚变化 | 第32-36页 |
·产业同构的实证研究 | 第36-40页 |
·全国的产业同构现状 | 第36页 |
·长三角的产业同构现状 | 第36-40页 |
4 制造业集聚适度概念的提出 | 第40-44页 |
·拥挤效应 | 第40-41页 |
·产业拥挤效应的定义 | 第40页 |
·产业拥挤效应对产业集聚的不利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空间经济学中的产业集聚 | 第41-42页 |
·产业集聚适度的定义 | 第42-44页 |
5 集聚适度的判定 | 第44-52页 |
·模型的构建和方法的选择 | 第44-46页 |
·制造业的整体效率 | 第46-48页 |
·不同行业的规模效率 | 第48-50页 |
·数值算例 | 第48页 |
·具体计算 | 第48-50页 |
·结果和分析 | 第50页 |
·长三角集聚适度判断和产业转移方略研究 | 第50-52页 |
·长三角的适度判断 | 第50-51页 |
·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预测 | 第51-52页 |
6 结论和建议 | 第52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