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图相位滤波方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合成孔径雷达相位滤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5页 |
·InSAR发展历史 | 第11-13页 |
·相位滤波发展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图相位滤波方法综述 | 第17-40页 |
·INSAR的基本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干涉图的生成和干涉条纹图的特点 | 第18-23页 |
·单视复数影像数据 | 第18-19页 |
·干涉图的生成 | 第19-20页 |
·干涉噪音的来源 | 第20-22页 |
·干涉条纹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干涉图空域滤波 | 第23-27页 |
·均值滤波法 | 第23-24页 |
·中值滤波法 | 第24-25页 |
·圆周期均值滤波法 | 第25-26页 |
·圆周期中值滤波法 | 第26-27页 |
·干涉图局部统计自适应滤波 | 第27-34页 |
·Goldstein滤波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改进的Goldstein滤波方法 | 第28页 |
·再次改进的Goldstein滤波方法 | 第28页 |
·鲁棒加权圆周期滤波的算法 | 第28-30页 |
·基于梯度的自适应滤波法 | 第30-31页 |
·正余弦滤波法 | 第31-32页 |
·INSAR干涉图PD算子滤波 | 第32页 |
·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滤波 | 第32-34页 |
·干涉图几何滤波 | 第34-37页 |
·Candeias形态学滤波算法 | 第34-35页 |
·分层形态学滤波算法 | 第35-36页 |
·基于灰度形态学滤波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分级滤波(基于小波变换的滤波算法) | 第37-38页 |
·静态小波分解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有选择保边缘平滑的干涉图滤波法 | 第40-44页 |
·有选择保边缘平滑法 | 第40-41页 |
·有选择保边缘平滑的干涉图滤波法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处理结果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滤波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| 第44-52页 |
·衡量相位噪声抑制程度类指标 | 第45-47页 |
·图像的均值和方差 | 第45页 |
·图像在滤波抑制前后的等效视数ENL | 第45页 |
·点特征保持指数(PPI) | 第45-46页 |
·残留点 | 第46页 |
·相位梯度的和值 | 第46-47页 |
·衡量图像细节变化程度类指标 | 第47-48页 |
·边缘保持指数(EPI) | 第47页 |
·快速噪音变化的评估 | 第47-48页 |
·综合评价滤波效果的指标 | 第48-51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滤波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52-77页 |
·仿真数据空域滤波实验结果比较 | 第52-64页 |
·真实数据空域滤波实验结果比较 | 第64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