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哲学理论论文--哲学基本问题论文--价值论论文

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与重建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前言第8-12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8页
 二、国内研究的现状第8-9页
 三、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第9-10页
 四、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0-12页
第一章 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基本规定性第12-22页
 第一节 社会转型、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第12-17页
  一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涵义及其突出特点第12-14页
  二、价值观念、社会价值观念涵义、特点及作用第14-17页
 第二节 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及其嬗变第17-22页
  一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基本特点第17-18页
  二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嬗变第18-22页
第二章 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第22-34页
 第一节 价值冲突的涵义、基本特点、原因及表现第22-27页
  一、价值冲突的涵义、基本特点第22-23页
  二、价值冲突的原因及表现形式第23-27页
 第二节 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实质及功能第27-30页
  一、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实质第27-29页
  二、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功能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正确对待价值冲突第30-34页
  一、价值冲突的处理原则第30-31页
  二、价值冲突的消解机制第31-34页
第三章 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建构的三重维度第34-46页
 第一节 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第34-39页
  一、个人主义第34-35页
  二、功利主义第35-36页
  三、自由主义第36-37页
  四、理性主义第37页
  五、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、限度及其超越第37-39页
 第二节 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第39-41页
 第三节 对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第41-46页
  一、市场经济的二重性第41-42页
  二、超越市场经济的价值观第42-46页
第四章 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重构第46-56页
 第一节 重构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及主要参照系第46-48页
  一、重构的指导思想第46-47页
  二、重构的基本原则第47-48页
  三、重建的主要参照系及基本价值取向第48页
 第二节 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第48-54页
  一、价值主体——以人为本,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第48-50页
  二、价值客体——经济富裕、政治民主、精神文明、社会和谐第50-52页
  三、价值手段——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第52-54页
 第三节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54-56页
  一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第54页
  二、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基本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第54-55页
  三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55-56页
结论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后记第60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十七世纪中国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--以顾、黄、王为线索
下一篇:社会低风险转型基础的哲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