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子液体及Pd/C催化剂在聚酮中的应用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8-9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4页 |
·聚酮概述 | 第9页 |
·聚酮简介 | 第9-13页 |
·聚酮的结构 | 第9-10页 |
·聚酮的性能 | 第10-11页 |
·聚酮的化学性质 | 第11-12页 |
·聚酮的改性 | 第12-13页 |
·聚酮的用途 | 第13-14页 |
·共聚物 | 第13页 |
·聚酮改性PVC | 第13-14页 |
·增强聚酮 | 第14页 |
·阻燃聚酮 | 第14页 |
·生物材料 | 第14页 |
·催化体系的发展过程 | 第14-18页 |
·第八族过渡金属催化体系 | 第15-18页 |
·离子液体的概述 | 第18-21页 |
·离子液体的概念 | 第18页 |
·离子液体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离子液体的种类 | 第19页 |
·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离子液体存在的问题 | 第20页 |
·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·微波改进离子液体的合成 | 第21页 |
·负载钯催化剂的利用 | 第21-23页 |
·活性炭载钯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| 第21-22页 |
·氧化铝载钯的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| 第22-23页 |
·钯-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| 第23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聚酮中的应用 | 第24-48页 |
·引言 | 第2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4-32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4-25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32页 |
·催化活性R的计算 | 第32页 |
·离子液体的表征 | 第32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2页 |
·共聚物的表征 | 第3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7页 |
·离子液体的表征 | 第32-34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4-35页 |
·聚合物的表征 | 第35-37页 |
·离子液体常规制备方法与微波制备方法的比较 | 第37页 |
·微波功率对离子液体合成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微波反应时间对离子液体合成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离子液体不同阴阳离子对催化体系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离子液体烷基链长对催化体系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离子液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对苯醌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苯乙烯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钯-稀土复配催化体系 | 第45-46页 |
·催化体系的重复使用 | 第46-47页 |
·结论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钯碳催化体系在聚酮中的应用 | 第48-65页 |
·引言 | 第4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50页 |
·共聚物的表征 | 第5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0-64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50-51页 |
·共聚产物的表征 | 第51-52页 |
·Pd/C催化体系在聚酮合成中的应用 | 第52-59页 |
·稀土配位催化体系 | 第59-64页 |
·结论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