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·异化FE(III)还原过程 | 第11-19页 |
·水稻土中氧化铁的形态 | 第11-12页 |
·Fe(III)还原细菌的多样性 | 第12-13页 |
·Fe(III)还原的机理 | 第13-15页 |
·影响异化Fe(III)还原的主要因素 | 第15-18页 |
·异化Fe(III)还原的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硫酸盐还原与硫酸盐还原菌 | 第19-23页 |
·SRB 的种类 | 第20页 |
·SRB 代谢机理 | 第20-21页 |
·SRB 生长所需的碳源与氮源 | 第21页 |
·SRB 还原硫酸盐的过程及所涉及的酶系 | 第21页 |
·影响SRB 还原硫酸盐的主要因子 | 第21-23页 |
·SRB 与光合细菌(绿硫细菌)的共养作用 | 第23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4-2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·不同浓度SO_4~(2-)对水稻土中Fe(III)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不同浓度SO_4~(2-)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Fe(III)还原过程影响 | 第24页 |
·纯培养条件下SO_4~(2-)对Fe(III)微生物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光照培养条件下SO_4~(2-)对Fe(III)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9页 |
·供试土壤 | 第24-25页 |
·微生物接种液的制备 | 第25页 |
·试验方案与培养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采样及测定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0页 |
·不同浓度SO_4~(2-)对土壤泥浆培养中FE(III)还原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·SO_4~(2-)存在条件下添加乳酸盐对水稻土中FE(II)累积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水稻土微生物群落还原FE(III)的能力 | 第32-33页 |
·添加SO_4~(2-)对土壤浸提液培养中FE(III)还原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铁还原与硫酸盐还原的竞争关系 | 第34-35页 |
·纯培养试验中SO_4~(2-)对铁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SO_4~(2-)对光照培养中FE(III)还原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光照条件转换对添加SO_4~(2-)的水稻土中FE(III)还原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光合微生物初步鉴定 | 第37-38页 |
·水稻土厌氧培养过程中蓝细菌CHL A 含量变化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0-45页 |
·不同浓度SO_4~(2-)对水稻土中FE(III)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SO_4~(2-)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FE(III)还原能力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纯培养试验中SO_4~(2-)对FE(III)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光照试验中SO_4~(2-)对FE(III)还原过程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8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45-46页 |
·研究特色与新的见解 | 第46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4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