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P/I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8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·网络拥塞现状 | 第8-9页 |
·拥塞及其原因 | 第9-10页 |
·解决拥塞的迫切性 | 第10页 |
·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| 第10-11页 |
·拥塞控制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| 第11页 |
·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TCP/IP拥塞控制算法分析 | 第13-24页 |
·TCP/IP协议体系 | 第13-18页 |
·TCP基于窗口的端到端的拥塞控制机制 | 第18-22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9页 |
·TCP拥塞控制算法 | 第19-22页 |
·IP拥塞控制策略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拥塞控制算法改进 | 第24-32页 |
·TCP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 | 第24-26页 |
·传统算法的不足 | 第24页 |
·综合改进方案 | 第24-26页 |
·IP拥塞控制改进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ICMP源站抑制报文 | 第26-27页 |
·随机提前检测(RED) | 第27-28页 |
·显式拥塞指示(ECN)算法 | 第28-29页 |
·New-ECN算法 | 第29页 |
·公平排队算法(FQ) | 第29-30页 |
·各种方法的分析及比较 | 第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改进的拥塞控制算法实现 | 第32-39页 |
·基本术语 | 第32页 |
·慢启动的实现 | 第32-33页 |
·拥塞避免的实现 | 第33-34页 |
·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实现 | 第34-37页 |
·有效的ACK确认 | 第34-36页 |
·快速重传/恢复实现 | 第36-37页 |
·改进后的系统性能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路由器拥塞控制策略 | 第39-47页 |
·路由器的体系结构 | 第39-40页 |
·路由器中的拥塞控制技术 | 第40页 |
·路由器拥塞控制算法 | 第40-41页 |
·随机提前检测算法(RED) | 第40-41页 |
·队尾丢弃算法(FIFO) | 第41页 |
·公平排队算法(FQ) | 第41页 |
·加权公平排队算法(WFQ) | 第41页 |
·路由器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 | 第41-46页 |
·数据包处理过程 | 第42页 |
·缓冲区管理策略 | 第42页 |
·队列管理策略 | 第42-45页 |
·数据包轮询调度策略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