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引言 | 第12页 |
·微带天线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微带天线结合智能算法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5-17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计算电磁学简介与微带天线分析 | 第19-34页 |
·引言 | 第19-20页 |
·时域有限差分(FDTD) | 第20-25页 |
·一维Maxwell方程的Yee元分析 | 第20-23页 |
·FDTD其它相关知识的介绍与讨论 | 第23-25页 |
·矩量法(MOM) | 第25-27页 |
·数值计算方法在电磁仿真软件中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微带天线的矩量法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激励源的设置 | 第29-30页 |
·S参数的求取 | 第30-31页 |
·基于RWG边元的微带天线矩量法基本点分析及MATLAB编程 | 第31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电磁计算中常用的智能优化算法 | 第34-43页 |
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·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优化过程 | 第35-37页 |
·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| 第35-36页 |
·遗传算法的基本搜索原理 | 第36-37页 |
·遗传算法在天线优化方面的应用 | 第37-41页 |
·遗传算法在优化双频、宽带微带天线方面的运用 | 第37-40页 |
·天线阵列方向图的优化简单介绍 | 第40-41页 |
·基于遗传算法和HFSS的优化方案 | 第41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微带天线双频、宽带技术的仿真设计及应用 | 第43-58页 |
·多重方法结合实现双频、宽带贴片天线 | 第44-48页 |
·E、L组合形双频、宽带贴片天线的结构 | 第44-45页 |
·E、L组合形双频、宽带贴片天线性能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地面多重开槽实现双频、宽带微带天线 | 第48-50页 |
·改进型"V"形微带开槽天线结构 | 第48-49页 |
·改进型"V"形微带缝隙天线仿真结果 | 第49-50页 |
·利用缺陷地与顶层覆铜片耦合宽带(超宽带)微带天线 | 第50-53页 |
·利用有限地与顶层覆铜片耦合宽带(超宽带)微带天线 | 第53-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5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微带天线优化设计的探索 | 第58-69页 |
·引言 | 第58-59页 |
·粒子群算法分析及程序实现 | 第59-64页 |
·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概述 | 第59-60页 |
·粒子群算法基本参数设置 | 第60-61页 |
·粒子群算法MATLAB程序实现和仿真结果 | 第61-63页 |
·遗传算法与PSO的比较 | 第63-64页 |
·粒子群算法结合R W G边元宽带微带天线的优化设计 | 第64-68页 |
·结合基于R W G边元的矩量法的PSO编码(粒子的初始化) | 第64-66页 |
·PSO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的选择及在MATLAB程序中实现 | 第66-67页 |
·程序流程图及仿真结果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结论 | 第69页 |
·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75-76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