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实验研究 | 第9-17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9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9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9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9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9-11页 |
·动物分组 | 第9-10页 |
·模型制作 | 第10页 |
·治疗处理 | 第10-11页 |
·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 | 第11页 |
·数据统计处理 | 第11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11-15页 |
·实验动物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腰痛灵栓对LDP小鼠动物模型全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| 第12页 |
·腰痛灵栓对LDP小鼠动物模型椎间盘和神经根处微循环变化的影响 | 第12-14页 |
·腰痛灵栓对LDP模型小鼠的血小板膜活化分子CD62P的表达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4 实验结论 | 第15-17页 |
讨论 | 第17-22页 |
1 不同剂量腰痛灵栓对LDP模型小鼠椎间盘和神经根处微循环的影响 | 第17页 |
2 不同剂量腰痛灵栓对LDP模型小鼠血小板膜活化分子CD62P的影响 | 第17页 |
3 不同剂量腰痛灵栓对LDP模型小鼠全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4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 | 第18页 |
5 本治疗方案特色 | 第18-19页 |
6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病因探讨 | 第19页 |
7 动物模型的选择和指标的确定 | 第19-22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22-23页 |
致谢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6页 |
附件1 文献综述 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| 第26-30页 |
1 模型 | 第26页 |
2 观察指标 | 第26-27页 |
·炎症介质 | 第26页 |
·致炎物生理 | 第26-27页 |
·血液流变学指标 | 第27页 |
·神经电生理学 | 第27页 |
·病理形态学改变 | 第27页 |
3 作用机理 | 第27-30页 |
·改善血流动力学 | 第27-28页 |
·改善血液流变学 | 第28页 |
·抗血栓形成 | 第28-29页 |
·改善微循环 | 第29页 |
·其他作用 | 第29-30页 |
附件2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机制现代研究概况 | 第30-38页 |
1 机械刺激学说 | 第30-31页 |
2 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| 第31-33页 |
3 自体免疫学说 | 第33-34页 |
4 神经体液学说 | 第34页 |
5 神经根粘连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附件3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