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5页 |
1、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| 第9-11页 |
·病名 | 第9页 |
·排便机制 | 第9页 |
·病因病机 | 第9-11页 |
·辨证论治 | 第11页 |
2、针灸治疗便秘的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针灸治疗便秘取穴规律 | 第12页 |
·针刺应用 | 第12页 |
·灸法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研究报道 | 第13-14页 |
3、西医对盆底松弛综合征型便秘的认识 | 第14-21页 |
·概述 | 第14页 |
·流行病学 | 第14-15页 |
·盆底松弛综合征型便秘病因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诊断流程 | 第17-19页 |
·盆底松弛综合征型便秘的治疗现状 | 第19-21页 |
4、治疗模式及疗效评价 | 第21-25页 |
·临床路径 | 第22页 |
·Patient-Reported Outcomes (PROs)评价法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临床研究 | 第25-37页 |
1、资料与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临床资料 | 第25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25-27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观察项目 | 第28-29页 |
·疗效评价标准 | 第29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9页 |
2、结果 | 第29-37页 |
·一般资料 | 第29-32页 |
·盆底松弛综合征型便秘患者临床情况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疗效 | 第33-34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两组治疗前后手助排便、使用开塞露情况比较 | 第35-36页 |
·治疗组主症各时间改善情况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37-44页 |
1、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37页 |
2、研究结果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一般资料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盆底松弛综合征型便秘主症特点分析 | 第38页 |
·疗效分析 | 第38-39页 |
3、治疗机制探讨 | 第39-42页 |
·针灸治疗机制 | 第39-41页 |
·生物反馈治疗机制 | 第41-42页 |
4、盆底整体观 | 第42页 |
·盆底整体理论 | 第42页 |
·整合盆腔小组 | 第42页 |
5、多学科综合协作 | 第42-43页 |
·背景 | 第42-43页 |
·盆底松弛型便秘的多学科综合协作治疗 | 第43页 |
6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6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