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住区公共空间及环境设施中的安全性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有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4页 |
·安全和安全感的定义 | 第11-14页 |
·居住区公共环境及设施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14页 |
·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7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内容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构成要素概述 | 第17-32页 |
·绿化种植景观 | 第17-21页 |
·绿化种植的分类 | 第18页 |
·绿化种植的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可进入性 | 第19-21页 |
·道路景观 | 第21-23页 |
·步行道 | 第21页 |
·路缘石及边沟 | 第21-22页 |
·车挡、栏柱 | 第22-23页 |
·场所景观 | 第23-24页 |
·健身运动场 | 第23页 |
·休闲广场 | 第23-24页 |
·游乐场 | 第24页 |
·硬质景观 | 第24-27页 |
·便民设施 | 第24-25页 |
·信息标志 | 第25-26页 |
·栏杆/扶手 | 第26页 |
·围栏/栅栏 | 第26-27页 |
·坡道、台阶 | 第27页 |
·水景景观 | 第27-29页 |
·驳岸 | 第28-29页 |
·游泳池 | 第29页 |
·光环境景观 | 第29页 |
·铺装 | 第29-31页 |
·安全性 | 第30页 |
·对行为的引导作用 | 第30-31页 |
·硬质铺地与自然元素渗合 | 第31页 |
·庇护性景观 | 第31-32页 |
·廊 | 第31页 |
·棚架 | 第31页 |
·膜架构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居住区公共环境设施的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32-53页 |
·住区入口空间的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住区入口空间属性分析 | 第32页 |
·住区入口空间安全性设计建议 | 第32-33页 |
·居住区街道与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33-39页 |
·居住区道路与交通系统安全 | 第33-34页 |
·国内外道路安全性研究成果 | 第34页 |
·居住区沿街街道安全性研究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居住区街道与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性设计建议 | 第35-39页 |
·居住区水景观的安全设计研究 | 第39-40页 |
·居住区中水景观安全隐患的出现 | 第39-40页 |
·住区水景景观的安全性设计建议 | 第40页 |
·居住区绿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40-42页 |
·分车带及停车场绿化安全性设计建议 | 第41页 |
·植物配置设计的安全性设计建议 | 第41-42页 |
·居住区地面铺装安全性问题研究 | 第42-43页 |
·居住区铺装的功能特性 | 第42-43页 |
·硬质铺地安全性设计建议 | 第43页 |
·室外照明度及照明设施的安全性设计 | 第43-45页 |
·硬质景观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45-47页 |
·室外台阶 | 第45-46页 |
·坡道 | 第46页 |
·道牙 | 第46页 |
·柱栏 | 第46页 |
·户外座椅 | 第46-47页 |
·围墙和栏杆 | 第47页 |
·指示牌 | 第47页 |
·特殊群体活动场地的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47-52页 |
·儿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设计 | 第47-49页 |
·老人活动场地的安全性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残疾人活动场地的安全性设计建议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住区公共环境空间安全性设计研究 | 第53-61页 |
·居住区空间领域的意义 | 第53-56页 |
·空间领域 | 第53-54页 |
·空间领域与安全性 | 第54-55页 |
·空间领域营造安全设计建议 | 第55-56页 |
·可观望的空间:自然监视 | 第56-57页 |
·建筑内公共空间 | 第57页 |
·"消极空间" | 第57-58页 |
·传统邻里空间 | 第58-59页 |
·功能区混合利用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实例分析—北京地区住宅区个案分析 | 第61-66页 |
·北京市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环境现状调研 | 第61-65页 |
·调研策划 | 第61-63页 |
·案例分析:街区和街区 | 第63-65页 |
·街区式住宅空间构成的安全性设计特征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6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鸣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