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论冷战后中亚的民族关系整合
内容摘要 | 第1-9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9-10页 |
中亚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| 第10-11页 |
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中亚五国的民族构成与民族问题概况 | 第14-21页 |
第一节 中亚五国的民族构成及其历史渊源 | 第14-16页 |
一、中亚五国的民族组成 | 第14-15页 |
二、中亚民族问题的历史渊源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中亚五国民族问题概况 | 第16-21页 |
一、跨境民族问题日益突显 | 第16-18页 |
二、主体民族间矛盾深刻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中亚五国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| 第21-34页 |
第一节 主体民族化政策的推行及其调整 | 第21-25页 |
一、推行民族复兴政策,确立主体民族的主导地位 | 第21-22页 |
二、主体民族化政策引发的社会动荡 | 第22-23页 |
三、民族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形势的好转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民族政策的成熟与民族关系的稳定 | 第25-30页 |
一、注重建立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 | 第26-28页 |
二、否定民族自决权倡导文化多元化 | 第28页 |
三、强化"人权和公民权"淡化民族观念 | 第28-29页 |
四、坚持政教分离奉行宗教信仰自由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中亚五国与三股势力的斗争 | 第30-34页 |
一、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崛起 | 第30-32页 |
二、三股势力的合流与频繁活动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美俄角逐对中亚民族关系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| 第34-49页 |
第一节 俄罗斯的中亚战略构想 | 第35-40页 |
一、以军事合作为龙头,推动中亚集体安全体系的构建 | 第36-38页 |
二、以欧亚经济共同体为轴心,加速中亚经济一体化 | 第38-39页 |
三、以油气资源开发为重点,加紧争夺中亚战略主导权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中亚战略格局的初步形成 | 第40-45页 |
一、美国对中亚的战略规划 | 第40-43页 |
二、美俄竞争的地区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| 第43-45页 |
第三节 新形势下中国的中亚政策调整 | 第45-49页 |
一、中亚五国与中国的同源跨国民族 | 第45-46页 |
二、中亚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| 第46-47页 |
三、中国的政策调整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