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前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反垄断法中的企业并购概念 | 第9-12页 |
第一节 并购概念的词源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国外反垄断法中的并购概念 | 第10-11页 |
一、美国反垄断法对并购的定义 | 第10页 |
二、欧盟竞争法对并购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我国反垄断法对并购的定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结构主义理论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行为主义理论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新产业组织理论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立法实践及我国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6-22页 |
第一节 美国、欧盟和我国的并购规制立法实践 | 第16-19页 |
一、美国的立法实践 | 第16-17页 |
二、欧盟的立法实践 | 第17-18页 |
三、我国的立法实践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我国并购反垄断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2页 |
一、未形成完整的法律分析体系 | 第19-20页 |
二、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 | 第20-21页 |
三、法律缺少经济学理论的支持 | 第21-22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法律分析体系 | 第22-38页 |
第一节 并购反垄断规制法律分析框架的构建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相关市场的界定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计量 | 第25-31页 |
一、CRn指数和HHI指数 | 第26-28页 |
二、市场集中度衡量指标的选取及运用 | 第28-31页 |
第四节 确立并购基准线,分析抵消因素和补救措施 | 第31-33页 |
一、确立并购基准线 | 第31-32页 |
二、分析反竞争抵消因素和并购补救措施 | 第32-33页 |
第五节 评估并购的成本与收益 | 第33-37页 |
一、并购的成本—收益分析概述 | 第33-35页 |
二、并购成本—收益分析的例证 | 第35-37页 |
第六节 得出法律结论:通过或禁止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我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实证分析——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为例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