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3页 |
·海藻酸裂解酶 | 第15-24页 |
·海藻酸盐来源与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来源 | 第15页 |
·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海藻酸裂解酶研究进展 | 第16-23页 |
·酶的来源 | 第16页 |
·酶的分类与底物特异性 | 第16-17页 |
·酶的分子结构与作用机理 | 第17-19页 |
·酶的生物学功能与表达调控 | 第19-20页 |
·酶的活性测定 | 第20-21页 |
·酶的基本性质 | 第21页 |
·应用领域 | 第21-23页 |
·海藻酸裂解酶基因工程研究 | 第23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4页 |
·海藻糖合成酶 | 第24-33页 |
·海藻糖来源与结构 | 第24-28页 |
·来源 | 第24-25页 |
·结构 | 第25页 |
·合成途径 | 第25-28页 |
·海藻糖合成酶研究进展 | 第28-31页 |
·酶的来源 | 第28页 |
·酶的分子特性与底物特异性 | 第28-29页 |
·酶的作用机理 | 第29页 |
·酶的基本性质 | 第29页 |
·应用领域 | 第29-31页 |
·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| 第31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褐球固氮菌海藻酸裂解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| 第33-6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3-35页 |
·菌种和载体 | 第33页 |
·工具酶和生化试剂 | 第33页 |
·试剂盒与其它 | 第33页 |
·培养基 | 第33-34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34-35页 |
·常用仪器 | 第3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5-51页 |
·褐球固氮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| 第35-36页 |
·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36页 |
·PCR 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| 第36-37页 |
·目的基因的回收与连接 | 第37-38页 |
·E.coli Top10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| 第38-39页 |
·SDS 碱裂解法小量制备质粒DNA 与重组子筛选 | 第39-40页 |
·pPIC9K-6HISEn5’载体构建 | 第40-42页 |
·基因片段与pPIC9K-6HISEn5’载体的连接 | 第42-43页 |
·PEG 法酵母转化 | 第43-45页 |
·重组酵母的筛选和鉴定 | 第45-46页 |
·目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与纯化 | 第46-48页 |
·重组AcAlgL 酶活测定 | 第48-49页 |
·重组AcAlgL 酶学性质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1-63页 |
·褐球固氮菌algL 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序列的克隆 | 第51页 |
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1-53页 |
·重组酵母的筛选和鉴定 | 第53-55页 |
·重组 AcAlgL 的诱导表达 | 第55页 |
·重组 AcAlgL 的纯化 | 第55-57页 |
·重组 AcAlgL 活性测定 | 第57-59页 |
·重组 AcAlgL 酶学性质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讨论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三章 铜绿假单胞菌海藻酸裂解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| 第65-8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5-66页 |
·菌种和载体 | 第65页 |
·工具酶和生化试剂 | 第65页 |
·试剂盒和其它材料 | 第65页 |
·培养基 | 第65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65-66页 |
·常用仪器 | 第6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6-71页 |
·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| 第66页 |
·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66页 |
·PCR 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| 第66-67页 |
·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 | 第67页 |
·pPIC9K-6HIS3’载体构建 | 第67页 |
·基因片段与pPIC9K-6HIS3’载体的连接 | 第67-68页 |
·酵母原生质体法转化 | 第68-70页 |
·重组酵母的筛选和鉴定 | 第70页 |
·重组 PaAlgL 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| 第70页 |
·重组PaAlgL 酶学性质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1-82页 |
·铜绿假单胞菌algL 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序列的克隆 | 第71-72页 |
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72-74页 |
·重组毕赤酵母的筛选和鉴定 | 第74-75页 |
·重组 PaAlgL 的诱导表达 | 第75-76页 |
·重组 PaAlgL 的纯化 | 第76-77页 |
·重组 PaAlgL 活性测定 | 第77页 |
·重组 PaAlgL 酶学性质分析 | 第77-82页 |
·讨论 | 第82-87页 |
·两个海藻酸裂解酶基因的重组酵母表达 | 第82-83页 |
·酶性质分析与比较 | 第83-84页 |
·重组海藻酸裂解酶底物专一性 | 第84-85页 |
·序列分析 | 第85页 |
·组氨酸标签在重组蛋白质纯化中的作用 | 第85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四章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筛选、克隆与表达 | 第88-11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88页 |
·菌种和载体 | 第88页 |
·工具酶和生化试剂 | 第88页 |
·试剂盒和其它材料 | 第88页 |
·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| 第88页 |
·常用仪器 | 第8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88-96页 |
·菌体富集与纯化培养 | 第88-89页 |
·基因组DNA 提取 | 第89页 |
·序列分析与引物设计 | 第89页 |
·PCR 条件摸索 | 第89页 |
·PCR 筛选 | 第89页 |
·菌株16SrRNA 鉴定 | 第89-90页 |
·TAIL-PCR 与基因序列分析 | 第90-93页 |
·重组EhTreS 的表达与纯化 | 第93-95页 |
·重组EhTreS 酶学性质分析 | 第95页 |
·Genbank 序列注册 | 第95-9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6-109页 |
·序列分析与引物设计 | 第96页 |
·PCR 条件摸索 | 第96-97页 |
·PCR 筛选 | 第97-99页 |
·霍氏肠杆菌treS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99-103页 |
·重组EhTreS 的表达与纯化 | 第103-105页 |
·重组EhTreS 活性测定与产物分析 | 第105-106页 |
·重组EhTreS 酶学性质分析 | 第106-109页 |
·讨论 | 第109-113页 |
·海藻糖合成酶序列分析 | 第109页 |
·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PCR 筛选 | 第109-110页 |
·简并引物设计 | 第110页 |
·TAIL-PCR 技术 | 第110-111页 |
·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的海藻糖合成酶的特点 | 第111页 |
·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与酵母表达系统的比较与应用选择 | 第111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4-116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114-115页 |
·本研究创新点 | 第115页 |
·展望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30页 |
致谢 | 第130-13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31-133页 |
附录 | 第133-1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