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棉论文

陆地棉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2-29页
   ·棉花及棉花黄萎病第12-16页
     ·棉花生产概况第12页
     ·棉花的主要病害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棉花黄萎病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·棉花黄萎病的分布与为害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·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第15-16页
   ·植物抗病反应及抗病基因的研究第16-28页
     ·植物抗病反应第16页
     ·抗病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·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及其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已克隆的抗病基因分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·NBS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LRR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TIR 与CC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STK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抗病基因的起源和进化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·植物抗病基因的起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抗病基因的存在形式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抗病基因的演化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抗病基因克隆和分离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·图位克隆法(positional cloning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·转座子标签法(transposon tagging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·发展中的植物基因克隆新技术第25页
       ·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法(Resistance gene analogs,RGAs)第25-26页
     ·RGA 法的研究进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·RGAs 的应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利用RGA 法分离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相关研究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RGA 法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第27-28页
   ·立题意义与实验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立题意义第28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计第28-29页
第二章 不同棉花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第29-37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和对照设置第2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病情调查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统计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鉴定结果校正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抗性分级第3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 ·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第30-35页
     ·不同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的统计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讨论第36-37页
第三章 棉花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第37-66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37页
     ·菌种及质粒第37页
     ·生化试剂第37-39页
   ·方法第39-44页
     ·棉花总DNA 的提取第39页
     ·棉花总DNA 质量检测第39页
     ·PCR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39-40页
     ·PCR 扩增第40页
     ·PCR 扩增产物回收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回收产物的连接第41页
     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连接产物的转化第42页
     ·阳性克隆的菌落PCR 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质粒的提取(碱裂解法)第43页
     ·质粒的酶切验证第43页
     ·DNA 测序及序列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4-64页
     ·棉花RGA 的克隆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·棉花总 DNA 的提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PCR 扩增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目的片段回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连接转化与蓝白斑筛选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菌落PCR 与酶切验证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棉花RGA 的序列分析第47-64页
       ·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初步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棉花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聚类分析与相似性比较第48-59页
       ·RGAs 多态性研究第59-64页
   ·讨论第64-66页
第四章 全文结论第66-68页
   ·不同棉花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第66页
   ·棉花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6页
附录:74 个 RGAS 测序结果第76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作者简历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肥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
下一篇:亚麻(Linum usitatissimum)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