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安县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庆安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7-22页 |
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| 第17页 |
·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情况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绿色食品作物效益分析 | 第18页 |
·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绿色食品品牌开发情况 | 第20-21页 |
·绿色食品市场开发销售情况 | 第21页 |
·农户与龙头企业订单生产经营现状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庆安县绿色食品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| 第22-27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收入成为拉动财政增长的重要力量 | 第22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对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| 第22-24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| 第24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有利于提升庆安县知名度 | 第24-25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有助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庆安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 | 第27-36页 |
·庆安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| 第27-34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黑土资源丰富 | 第27-29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领导体系建立健全 | 第29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配套 | 第29-31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| 第31页 |
·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| 第31-32页 |
·绿色食品生产地方特色优势明显 | 第32-33页 |
·绿色食品生产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 | 第33页 |
·绿色食品产业人文特色浓厚 | 第33页 |
·绿色食品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显著 | 第33-34页 |
·庆安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| 第34-36页 |
·绿色食品经济发展软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| 第34页 |
·绿色食品赖以生长的黑土资源耕作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| 第34页 |
·绿色食品品牌没有形成集团化 | 第34-35页 |
·绿色食品龙头加工企业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 | 第35页 |
·绿色物产品系还不丰富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庆安县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 | 第36-45页 |
·明确绿色食品经济发展方向 | 第36页 |
·建立绿色食品经济发展保障体系 | 第36-38页 |
·完善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组织机构建设 | 第36页 |
·制定绿色食品经济发展规划 | 第36-37页 |
·筑牢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理念 | 第37页 |
·培育新型农民群体 | 第37页 |
·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| 第37-38页 |
·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 | 第38页 |
·建立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黑土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 | 第38-40页 |
·继续实施土壤综合治理工程 | 第38页 |
·定期开展土壤质量情况普查 | 第38-39页 |
·完善黑土资源保护补偿激励制度 | 第39页 |
·抓好优良生态环境建设 | 第39页 |
·推进新农村建设 | 第39-40页 |
·壮大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规模 | 第40-41页 |
·强化基地标准化建设 | 第40页 |
·实施先进生产栽培技术 | 第40页 |
·探索发展有机食品生产 | 第40-41页 |
·调优主导产业配套结构 | 第41页 |
·构建绿色食品经济发展农工商产业化格局 | 第41-45页 |
·健全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稳固的产销订单生产关系 | 第42页 |
·完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| 第42页 |
·实行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| 第42-43页 |
·发展多类型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| 第43页 |
·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 | 第43页 |
·武装先进设备延长精深加工链条 | 第43-44页 |
·整合绿色食品品牌 | 第44页 |
·加大营销力度拓宽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0-51页 |
庆安县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调查提纲(一) | 第51-52页 |
庆安县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调查问卷(二)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