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侧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8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电力系统谐波源的分类 | 第9-11页 |
·有源电力滤波器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7页 |
·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部分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PWM 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单周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| 第15页 |
·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谐波检测法 | 第15-16页 |
·基于基波磁通理论的检测基波电流控制法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拓扑结构 | 第18-30页 |
·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| 第18-22页 |
·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18-21页 |
·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工作原理 | 第18页 |
·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指令电流运算电路 | 第18-20页 |
·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 | 第20-21页 |
·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21-22页 |
·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 | 第22-29页 |
·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22-23页 |
·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23-24页 |
·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| 第24-29页 |
·并联型 APF 和 PF 并联接入电网 | 第25页 |
·串联型 APF 和并联型 PF 的混合使用 | 第25-26页 |
·LC 谐振注入式 | 第26-27页 |
·串联 APF 和串联 PF 混合型 | 第27-28页 |
·串联注入式以及串联 PF 串联后结合结构 | 第28-29页 |
·串联型 APF 和并联型 APF 的混合使用 | 第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研究 | 第30-44页 |
·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| 第30-32页 |
·三相谐波电流实时检测方法 | 第32-37页 |
·三相谐波电压的实时检测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单相谐波电压和电流的实时检测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仿真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三相谐波电压的仿真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单相谐波电流的仿真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| 第44-67页 |
·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方式 | 第44页 |
·基波磁通补偿理论 | 第44-46页 |
·仿真分析 | 第46-66页 |
·三相电路的仿真 | 第46-59页 |
·三相线性负载 | 第46-51页 |
·三相电压型谐波源负载 | 第51-55页 |
·三相电流型谐波源负载 | 第55-59页 |
·单相电路的仿真 | 第59-66页 |
·单相线性负载 | 第59-61页 |
·单相电压型谐波源负载 | 第61-64页 |
·单相电流型谐波源负载 | 第64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