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贵州银行业行政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

目录第1-4页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7页
1 前言第7-1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0-12页
2 银行业行政监管理论概述第12-23页
   ·银行监管主要理论阐释第12-16页
     ·金融脆弱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公共利益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管制俘获理论第14-16页
   ·政府与市场的一般关系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直接干预第16页
     ·规制约束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经济引导第17页
   ·银行业行政监管的含义第17-18页
   ·我国实施银行业行政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18-21页
     ·金融宏观调控的要求第18页
     ·充分发挥银行的功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弥补信息不对称问题第19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维护公众对银行的信心第20-21页
   ·外国银行监管体制和经验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分业监管体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统一监管体制第22-23页
3 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发展概述第23-32页
   ·贵州省银行监管历史沿革第23-26页
     ·“大一统、非监管”的银行管理体制(1948年-1978年)第23-24页
     ·“全面改革”的人民银行监管时期(1978年-2003年)第24-25页
     ·“逐步完善”银监部门监管时期(2003年至今)第25-26页
   ·贵州省“一行三局”的监管组织结构第26-28页
   ·贵州银监局监管职责与机构设置第28-30页
     ·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责第28页
     ·部门设置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主要业务职能第29-30页
   ·贵州银监局行政监管取得的成效第30-32页
4 当前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分析第32-43页
   ·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第32-35页
     ·监管法规相对不健全,部分法规滞后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法律之间存在不协调情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缺乏地方性法规,执法难度加大第34页
     ·行政处罚依据少,不能适应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第34-35页
   ·部门设置需改善,监管合力没有实现第35-37页
     ·部门设置对应性较差第35页
     ·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基层监管易出现真空第36页
     ·与银监会上下联动不足第36-37页
   ·监管协作配合不足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与监管职能部门的协作不足第37页
     ·与其他部门配合不足第37-38页
   ·监管技术和手段比较滞后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非现场监管重视不够,方法陈旧第38页
     ·现场检查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第38-39页
   ·监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足第39-41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源基本维持原状,与监管任务剧增不匹配第39页
     ·监管队伍老龄化问题加剧,监管工作难以焕发生机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高层次监管人才匮乏,知识结构不合理第40-41页
   ·贵州银行业风险状况第41-43页
5 加强和完善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的对策和思考第43-54页
   ·正确定位我省银行业行政监管目标第43-44页
   ·逐步健全监管法规体系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加快银行立法,健全我国银行监管的法规体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有的放矢,加强地方监管法规建设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依法行政,强化规范性第46-47页
   ·加强人力资源管理,提高监管有效性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不断提高银行监管人员素质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合理配置监管人员,促进监管合力第48-49页
   ·加强相关部门间的配合第49-51页
     ·金融监管局试点的建议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第51页
   ·增强监管回应性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增强政务公开,逐步提高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信息披露第52-54页
6 结论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附录第58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
下一篇: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安全法律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