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板开洞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我国地震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 | 第11页 |
·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钢筋混凝土楼板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楼板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·楼板的分类 | 第13页 |
·楼板开洞 | 第13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概况 | 第13-16页 |
·楼板开洞的研究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、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结构计算方法 | 第19-25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| 第19-20页 |
·地震作用下结构分析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抗震分析的方法及原理 | 第20-21页 |
·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| 第21-24页 |
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结构模型的相关设计构造 | 第25-35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体系和形式 | 第25-26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框架-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| 第27-29页 |
·剪力墙的布置 | 第27页 |
·剪力墙的厚度 | 第27-28页 |
·剪力墙数量的要求 | 第28-29页 |
·楼板的不同模型 | 第29-30页 |
·楼板开洞的类型以及常用尺寸 | 第30-34页 |
·风道 | 第30-31页 |
·电井、管道井 | 第31-33页 |
·风井 | 第33页 |
·电梯井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一层结构模型楼板开洞对剪力墙的影响 | 第35-73页 |
·模型数据及计算过程 | 第35-39页 |
·结构模型概况 | 第35-36页 |
·软件计算 | 第36-39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9-73页 |
·振型 | 第39页 |
·周期 | 第39-41页 |
·周期比 | 第41-43页 |
·层间位移角 | 第43-46页 |
·剪力墙承担剪力 | 第46-55页 |
·剪力墙最大位移 | 第55-62页 |
·剪力墙应力 | 第62-67页 |
·楼板应力 | 第67-73页 |
第五章 高层模型楼板开洞对剪力墙的影响 | 第73-88页 |
·模型概况 | 第73页 |
·软件计算 | 第73-74页 |
·分析工况 | 第73-74页 |
·建立有限元模型 | 第74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4-88页 |
·振型 | 第74页 |
·周期 | 第74-75页 |
·周期比 | 第75-76页 |
·层间位移角 | 第76-77页 |
·剪力墙承担剪力 | 第77-79页 |
·剪力墙最大位移 | 第79-82页 |
·剪力墙应力 | 第82-85页 |
·楼板应力 | 第85-88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88-90页 |
·结论 | 第88页 |
·建议及展望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