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6页 |
主要缩略词 | 第16-17页 |
1 绪论 | 第17-29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7-19页 |
·基于输卵管为靶的节育器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用于制备输卵管节育器的新材料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6页 |
·形状记忆机理 | 第20-21页 |
·生物可降解形状记忆材料 | 第21-25页 |
·应用形状记忆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意义、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6页 |
·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·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28-29页 |
2 端羟基 D,L-聚乳酸大分子醇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9-40页 |
·前言 | 第29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1页 |
·主要材料和设备 | 第29-30页 |
·PDLLA Diols 的制备与纯化 | 第30-31页 |
·PDLLA Diols 的表征 | 第31-32页 |
·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31页 |
·核磁共振谱分析 | 第31页 |
·PDLLA Diols 分子量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·热性能分析 | 第3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2-37页 |
·助引发剂对 PDLLA Diols 分子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反应时间对 PDLLA Diols 分子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PDLLA Diols 化学结构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PDLLA Diols 热性能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3 D,L-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0-60页 |
·前言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3页 |
·主要材料与设备 | 第41-42页 |
·D,L-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酯脲的制备与纯化 | 第42-43页 |
·反应体系中异氰酸酯含量测定 | 第43页 |
·D,L-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酯脲的表征 | 第43-46页 |
·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核磁共振谱分析 | 第44页 |
·重均分子量(Mn)和分子量分布(PD)的测定 | 第44页 |
·特性粘度的测定 | 第44页 |
·DSC/TG 分析 | 第44页 |
·热解动力学研究 | 第44-46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6-56页 |
·PDLLA-PUU SMPs 的制备 | 第46页 |
·催化剂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反应温度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PDLLA-PUU SMPs 结构表征 | 第48-51页 |
·PDLLA-PUU SMPs 差热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PDLLA-PUU SMPs 热稳定性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PDLLA-PUU SMPs 热解动力学 | 第53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9页 |
·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 | 第56页 |
·端羟基聚乳酸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 | 第56-57页 |
·热性能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4 D,L-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力学特性及记忆特性研究 | 第60-77页 |
·引言 | 第60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60-62页 |
·主要材料与设备 | 第60页 |
·PDLLA-PUU SMPs 膜的制备 | 第60-61页 |
·PDLLA-PUU SMPs 的力学性能 | 第61页 |
·动态热机械分析 | 第61页 |
·PDLLA-PUU SMPs 的形状记忆特性 | 第61-6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62-71页 |
·PDLLA-PUU SMPs 的力学特性 | 第62-63页 |
·PDLLA-PUU SMPs 的形状记忆特性 | 第63-65页 |
·软段分子量对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硬段含量对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变形量对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变形温度对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·回复温度对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·形状记忆循环次数对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| 第71页 |
·讨论 | 第71-76页 |
·力学性能 | 第71-72页 |
·形状记忆效应 | 第72页 |
·分子组成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·形变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| 第73-75页 |
·形状记忆效应的微观机制 | 第75-76页 |
·小结 | 第76-77页 |
5 D,L-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降解性能研究 | 第77-89页 |
·前言 | 第77-78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78-80页 |
·主要材料与设备 | 第78页 |
·体外降解样品的制备 | 第78页 |
·降解实验模型的建立 | 第78-79页 |
·静态水接触角的测定 | 第79-80页 |
·材料降解失重率和吸水率的测定 | 第80页 |
·降解过程中 pH 值的测定 | 第80页 |
·降解过程样品表面形貌观察 | 第8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80-86页 |
·静态水接触角和吸水率的测定 | 第80-81页 |
·材料降解失重率和吸水率的变化 | 第81-83页 |
·材料降解 pH 值的变化 | 第83-84页 |
·材料降解表面形貌观察 | 第84-86页 |
·讨论 | 第86-88页 |
·PDLLA-PUU SMPs 的亲/疏水性能 | 第86页 |
·PDLLA-PUU SMPs 的生物降解性 | 第86-88页 |
·小结 | 第88-89页 |
6 D,L-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细胞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| 第89-109页 |
·前言 | 第89-90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90-91页 |
·主要材料与试剂 | 第90页 |
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90-91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91页 |
·细胞相容性评价 | 第91-93页 |
·实验模型的设计 | 第91页 |
·PDLLA-PUU SMPs 对 HUVEC 形态的影响 | 第91-92页 |
·PDLLA-PUU SMPs 对 HUVEC 增殖能力的影响 | 第92-93页 |
·生物安全性评价 | 第93-95页 |
·内毒素试验 | 第93页 |
·致敏试验 | 第93-94页 |
·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| 第94页 |
·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(Ames 试验) | 第94页 |
·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| 第94-95页 |
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| 第95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95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95-104页 |
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(HUVEC)形态学观察 | 第95-98页 |
·细胞相容性评价 | 第98-101页 |
·内毒素试验结果 | 第101页 |
·致敏试验结果 | 第101-102页 |
·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| 第102页 |
·Ames 试验结果 | 第102-103页 |
·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| 第103页 |
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| 第103-104页 |
·讨论 | 第104-108页 |
·细胞相容性评价 | 第104-105页 |
·生物安全性评价 | 第105-108页 |
·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7 D,L-聚乳酸基形状记忆输卵管避孕器的初步研究 | 第109-124页 |
·前言 | 第109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09-112页 |
·主要材料与设备 | 第109-110页 |
·实验动物与避孕器的制备 | 第110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 | 第110-111页 |
·手术方法 | 第111页 |
·生理及形态观察 | 第111页 |
·组织学观察 | 第111-11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112-120页 |
·生理及形态观察 | 第112-113页 |
·植入 1 周输卵管的组织学观察 | 第113-116页 |
·植入 2 周输卵管的组织学观察 | 第116-117页 |
·植入 4 周输卵管的组织学观察 | 第117-119页 |
·植入 12 周输卵管的组织学观察 | 第119-120页 |
·讨论 | 第120-123页 |
·形状记忆避孕器的避孕机制 | 第120-121页 |
·避孕器的体内形状记忆特性 | 第121-122页 |
·避孕器的组织相容性 | 第122-123页 |
·小结 | 第123-124页 |
8 主要结论与后续工作建议 | 第124-12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24-126页 |
·后续工作建议 | 第126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42页 |
附录 | 第142-143页 |
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42页 |
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42-143页 |
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