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·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防文件网络泄露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·防文件网络泄露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文件网络泄露的方式 | 第12页 |
·防被动泄漏技术 | 第12页 |
·防主动泄漏技术 | 第12-13页 |
·防文件网络泄漏的核心技术 | 第13-14页 |
·防文件网络泄露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安全审计类 | 第15页 |
·安全监控类 | 第15页 |
·文件加密类 | 第15-16页 |
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| 第16-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基于数据流分析的防文件网络泄露(FNLP)研究 | 第18-31页 |
·数据流及其属性分析 | 第18-23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数据流特点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数据流属性 | 第20-23页 |
·以数据流为主体面向FNLP的访问控制 | 第23-27页 |
·以数据流为主体面向FNLP访问控制的两个特点 | 第23页 |
·适用于FNLP的两个控制模型 | 第23-25页 |
·RBAC与ABAC的比较 | 第25-27页 |
·基于数据流分析的防文件网络泄露(FNLP)机制 | 第27-30页 |
·机制的组成结构 | 第27-29页 |
·运行过程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基于协议特征的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 | 第31-47页 |
·传统应用层协议识别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报头信息的识别算法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载荷信息的识别算法 | 第32页 |
·基于协议特征分类与匹配的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 | 第32-42页 |
·设计思想 | 第32-33页 |
·基于传输层特征的分类 | 第33-36页 |
·协议特征库的建立 | 第36-40页 |
·协议判定 | 第40-42页 |
·应用层协议识别的实现 | 第42-45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43-44页 |
·FTP识别子状态机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验证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基于数据流属性的访问控制策略匹配算法 | 第47-62页 |
·基于数据流属性的访问控制策略 | 第47-49页 |
·基于数据流属性的策略定义 | 第47-48页 |
·基于数据流属性的策略匹配需求 | 第48-49页 |
·匹配算法的选择 | 第49-54页 |
·本系统中匹配算法的特性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AC算法 | 第50-52页 |
·AQR算法 | 第52-53页 |
·AC与AQR的性能比较 | 第53-54页 |
·改进的AQR算法 | 第54-58页 |
·改进思想 | 第54页 |
·匹配过程 | 第54-56页 |
·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与原AQR算法的比较 | 第57-58页 |
·策略匹配流程 | 第58-61页 |
·策略预处理 | 第58-59页 |
·策略匹配 | 第59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2-73页 |
·原型系统设计 | 第62-63页 |
·系统网络架构图 | 第62-63页 |
·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| 第63页 |
·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63-70页 |
·数据流分析模块 | 第63-67页 |
·策略匹配模块 | 第67-68页 |
·传输阻断模块 | 第68-69页 |
·系统自保护模块 | 第69-70页 |
·系统应用 | 第70-72页 |
·防网络泄漏策略的下发 | 第70-71页 |
·文件的防网络泄露 | 第71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结束语 | 第73-75页 |
·主要工作总结 | 第73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