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安全科学论文--安全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安全系统学论文

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适用性研究--以某火电厂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 概述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对象: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简介第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: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体系的发展史第9-10页
     ·自发践行原始的事故频发倾向思想的时代第9-10页
     ·事故频发倾向学说的理论化时代第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:学界的派系分歧第10-12页
第二章 假说的提出第12-16页
   ·待解决的问题:学术纷争的症结所在以及解决纷争的必要性第12-13页
   ·真理论分析第13页
   ·时代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·假说的提出第14-16页
第三章 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适用范围的推导第16-19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·正反两方面有代表性的证据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正面例证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反面例证第17页
     ·既有正面例证也有反面例证的实例第17页
   ·对证据的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·分析的结果第18-19页
第四章 对该分析结果的理论论证第19-23页
   ·控制点致因论第19-20页
   ·社会不适应症致因论第20-21页
   ·I-E(内向与外向性格)致因论第21-22页
   ·神经官能症致因论第22页
   ·攻击性人格致因论、冲动致因论以及冒险精神致因论第22-23页
第五章 对该分析结果的实例验证——以某火电厂为例第23-3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3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测量原理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测量方案第26-28页
   ·测量工具——人格测试的心理学量表第28-32页
     ·内-外控人格的测量工具——Nowicki-Strickland 成人内/外控量表(ANSIE)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社会不适应症人格的测量工具——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第30-32页
   ·检测与运算结果第32-36页
     ·测试一:判断班组工业类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测试二:判断成员是否事故倾向者第33-35页
     ·计算:AX、AY、BM、BN各分组在 2011 年的人均事故率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测试三:判断心理学上的事故倾向者与非倾向者的人均事故率大小第36页
   ·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度第36页
   ·检测结论第36-37页
第六章 研究结论第37-38页
第七章 对将来的展望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1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港口企业管理事故致因因素的识别、评价和控制
下一篇:基于电化学方法检测工作场所气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