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2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8-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3页 |
·本文研究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2 太阳能建筑综述 | 第14-31页 |
·太阳能建筑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·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7页 |
·国外太阳能建筑发展的历程 | 第15-16页 |
·我国太阳能建筑发展历程 | 第16页 |
·太阳能建筑发展的三个阶段 | 第16-17页 |
·我国太阳能建筑发展趋势 | 第17页 |
·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概述 | 第17-20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热利用简介 | 第17-18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电利用简介 | 第18-19页 |
·太阳能建筑的优点 | 第19-20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热利用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0-22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热利用的环境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0-21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热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1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热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1-22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电利用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2-27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电利用的环境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2-24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电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4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电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| 第24-27页 |
·太阳能建筑光热利用及光电利用结论 | 第27-28页 |
·中国太阳能建筑发展缓慢,融资难是关键 | 第28页 |
·我国太阳能建筑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| 第28页 |
·融资难是太阳能建筑发展的瓶颈问题 | 第28页 |
·适合中国太阳能建筑发展的投资模式的提出 | 第28-31页 |
·外部性及外部性的分类表现 | 第28-29页 |
·太阳能建筑的外部性表现 | 第29-30页 |
·太阳能建筑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 | 第30页 |
·适合我国太阳能建筑市场发展的投资模式提出 | 第30-31页 |
3 国内太阳能建筑投资模式介绍及SWOT分析 | 第31-46页 |
·国内外太阳能建筑投资简介及比较 | 第31-34页 |
·国外太阳能建筑投资情况介绍 | 第31-32页 |
·国内太阳能建筑投资情况介绍 | 第32-33页 |
·国内外太阳能建筑投资对比研究 | 第33-34页 |
·国内太阳能建筑投资方式介绍及SWOT分析 | 第34-45页 |
·房地产开发商投资 | 第35-36页 |
·能源消耗个体自行投资 | 第36-37页 |
·节能服务公司 | 第37-38页 |
·第三方融资 | 第38-40页 |
·BOT投资模式 | 第40-42页 |
·财政投资 | 第42-44页 |
·公益资金投资模式 | 第44-45页 |
·国内现有太阳能建筑投资模式总结 | 第45-46页 |
4 政府财政投资模式阐述 | 第46-62页 |
·外部性内部化理论 | 第46-49页 |
·庇古税理论 | 第46-47页 |
·科斯定理 | 第47-48页 |
·庇古理论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 | 第48-49页 |
·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 | 第49-51页 |
·外部性内部化的可行措施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外部性内部化应该避免的措施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政府财政投资的设计 | 第51-62页 |
·公共选择理论定义及主张 | 第51-52页 |
·太阳能财政投资的公共选择要求 | 第52-53页 |
·在太阳能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,政府财政投资应起不同的作用 | 第53-54页 |
·太阳能建筑财政投资的设计原则 | 第54-56页 |
·政府财政投资方法选择 | 第56-62页 |
5 案例分析:邢台市打造太阳能建筑城过程中的得与失 | 第62-78页 |
·案例概述:邢台市打造中国首个太阳能建筑城 | 第62-68页 |
·邢台简介 | 第62页 |
·背景介绍 | 第62-63页 |
·项目介绍 | 第63-64页 |
·邢台市太阳能建筑光热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 | 第64-66页 |
·邢台市太阳能路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页 |
·案例的投资模式分析 | 第68-72页 |
·邢台市财政投资方向及力度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邢台市财政投资方法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邢台市财政投资方式的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邢台市政府在打造太阳能建筑城过程中出现的局限性 | 第71-72页 |
·引入多种投资模式分析 | 第72-78页 |
·市场逐利资金不能完全解决现阶段太阳能建筑的融资问题 | 第72-73页 |
·大力发展节能服务公司投资模式 | 第73-76页 |
·郊外大型太阳能住宅区引入BOT投资模式 | 第76页 |
·积极利用国家的专项投资基金以及优惠政策 | 第76-78页 |
6 相关建议及结论 | 第78-85页 |
·太阳能建筑的投资模式探索 | 第78-79页 |
·太阳能建筑的投资方式应根据地区差异各有不同 | 第78页 |
·不同使用用途的太阳能建筑的投资力度应各有侧重 | 第78-79页 |
·太阳能建筑使用技术类型不同,投资力度应有不同 | 第79页 |
·促进我国太阳能建筑投资的建议 | 第79-83页 |
·推进我国太阳能建筑产业化、商业化 | 第80-81页 |
·加强太阳能建筑的运行与维护工作 | 第81页 |
·鼓励和加快太阳能产品、设备在建筑中的推广使用 | 第81-83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