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·葡萄霜霉病的发现、分布及危害状况 | 第10页 |
·葡萄霜霉病病原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| 第10页 |
·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害循环 | 第10-11页 |
·葡萄霜霉病的症状 | 第11页 |
·品种抗病性的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植物品种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 | 第11-12页 |
·化学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 | 第12页 |
·葡萄霜霉病测报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葡萄霜霉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培育优良抗性品种 | 第14页 |
·加强田间管理技术 | 第14页 |
·葡萄霜霉病化学防治措施 | 第14-15页 |
·其他防治方法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2页 |
·葡萄霜霉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葡萄霜霉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| 第16页 |
·葡萄霜霉病发生与温湿度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·年度间气象因素与葡萄霜霉病发生关系的分析 | 第17页 |
·葡萄霜霉病田间发病情况与气候的调查 | 第17-18页 |
·果实套袋与霜霉病发生的关系 | 第18页 |
·葡萄霜霉病孢子囊空中飞散动态与田间发病关系的调查 | 第18-19页 |
·葡萄霜霉菌孢子囊空中飞散动态观察 | 第18页 |
·葡萄霜霉病田间发病情况与气候和捕孢量关系的调查 | 第18-19页 |
·葡萄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病性鉴定 | 第19-20页 |
·不同品种室内离体叶片接种试验 | 第19页 |
·不同品种病斑大小及单斑含孢量的测定 | 第19页 |
·不同葡萄品种人工接种抗霜霉病鉴定 | 第19-20页 |
·2007 年大发生年大田葡萄品种霜霉病发生情况调查 | 第20页 |
·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治的研究 | 第20-22页 |
·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| 第20-21页 |
·田间药剂保护试验试验 | 第21页 |
·田间药剂治疗试验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8页 |
·葡萄霜霉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| 第22-28页 |
·葡萄霜霉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| 第22页 |
·葡萄霜霉病发生与温湿度的关系 | 第22-24页 |
·年度间气象因素与葡萄霜霉病发生关系的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葡萄霜霉病田间发病情况与气候和病情扩展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·果实套袋与霜霉病发生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·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空中飞散动态与田间发病关系的调查 | 第28-30页 |
·葡萄霜霉菌孢子囊田间飞散动态的观察 | 第28-29页 |
·葡萄霜霉病田间发病情况与气候和捕孢量关系的调查 | 第29-30页 |
·葡萄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病性鉴定 | 第30-34页 |
·不同品种室内离体叶片接种试验 | 第30-31页 |
·不同抗性品种病斑大小及单斑含孢量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·田间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 | 第32-33页 |
·2007 年葡萄霜霉病大发生年品种抗病性调查 | 第33-34页 |
·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治的研究 | 第34-38页 |
·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| 第34-35页 |
·田间药剂保护试验试验 | 第35-36页 |
·田间药剂治疗试验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-49页 |
导师评阅表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