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--压缩机、压气机论文--离心式论文

离心压气机三维流场数值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27页
   ·论文的选题及意义第11-15页
   ·离心压气机的经典研究回顾第15-24页
     ·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实验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CFD方法在叶轮机械研究中的应用第18-24页
   ·扩压器内流动的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第2章 数值计算模型第27-45页
   ·引言第27页
   ·计算模型第27-35页
     ·NUMECA介绍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控制方程第28-30页
     ·湍流模型第30-35页
   ·数值求解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·网格生成技术第36-40页
     ·CFD中的网格生成技术第36-39页
     ·NUMECA网格生成技术第39-40页
   ·收敛加速技术第40-44页
     ·多重网格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多阶Runge-Kutta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隐式残差光顺技术第43-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3章 离心压气机的实体模型及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5-59页
   ·离心压气机实体模型的建立第45-52页
     ·主分流叶片实体模型的建立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截面线曲线的创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叶片实体的生成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轮毂的实体模型的建立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扩压器模型的建立第51页
     ·离心叶轮和扩压器实体模型的建立第51-52页
   ·计算网格的划分第52-58页
     ·计算域的确定第53页
     ·计算网格的划分第53-56页
     ·网格质量判断第56-58页
   ·边界条件处理第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4章 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计算分析第59-81页
   ·相关计算参数的设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第59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的设定第59页
     ·初始流场的设定第59页
     ·其他相关参数的设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收敛准则第60页
   ·计算结果第60-73页
     ·特性曲线和试验对比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离心叶轮内部流动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 ·叶轮内三维流动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扩压器内流动分析第70-73页
   ·不同的叶顶间隙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第73-76页
     ·不同叶顶间隙下的速度矢量分布第73-74页
     ·不同叶顶间隙下熵的变化第74-75页
     ·不同叶顶间隙下叶轮出口相对总压的分布第75-76页
   ·叶轮通道内的二次流动的发展第76-7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第5章 子午流道和叶轮参数的改变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第81-91页
   ·不同子午流道结构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第81-84页
   ·叶片数目的变化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第84-87页
   ·扩压器稠度的变化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第87-89页
     ·扩压器对压气机的性能影响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 ·扩压器内流动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1页
结论第91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100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0-101页
附录第101-102页
致谢第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光纤声发射检测与定位的理论及实验研究
下一篇:对冲式止回阀动态特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