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9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视角 | 第7-8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8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8-9页 |
2 城市滨水景观概述 | 第9-20页 |
·城市滨水区的概念和范围界定 | 第9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9页 |
·范围界定 | 第9页 |
·城市滨水区的类型 | 第9-10页 |
·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特征 | 第10-11页 |
·公共开放性 | 第10页 |
·自然生态性 | 第10页 |
·文化历史性 | 第10页 |
·多样性 | 第10页 |
·识别性 | 第10-11页 |
·城市滨水区的景观构成要素 | 第11-14页 |
·硬质景观要素 | 第11-13页 |
·软质景观要素 | 第13-14页 |
·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历程 | 第14-17页 |
·国外发展历程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发展历程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的发展趋势 | 第17页 |
·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17-20页 |
·缺乏整体规划的开发观念 | 第18页 |
·忽视公众利益 | 第18页 |
·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 | 第18-19页 |
·缺乏地域特色 | 第19-20页 |
3 地域性相关概述 | 第20-27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页 |
·地域 | 第20页 |
·地域性 | 第20页 |
·地域性与现代性 | 第20-21页 |
·滨水区地域性形成的相关因素 | 第21-27页 |
·自然决定因素 | 第21-24页 |
·气候 | 第21-22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2-23页 |
·植被 | 第23页 |
·水文 | 第23-24页 |
·行为决定因素 | 第24-27页 |
·经济技术 | 第24页 |
·政治 | 第24-25页 |
·传统民俗文化 | 第25页 |
·宗教信仰 | 第25-27页 |
4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 | 第27-45页 |
·创造具有地域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| 第27-30页 |
·自然生态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·人性化设计原则 | 第28页 |
·地域文化延续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·整体性原则 | 第29页 |
·可持续发展原则 | 第29-30页 |
·创造具有地域性的城市滨水景观的具体策略 | 第30-39页 |
·因地制宜,尊重当地地形地貌、气候自然生态条件 | 第30-32页 |
·就地取材,运用乡土材料体现地域特色 | 第32-33页 |
·挖掘地域传统文化,提升滨水区文化内涵 | 第33-35页 |
·保护和利用历史古迹和古建筑,传承地域历史文脉 | 第35-37页 |
·挖掘地域水文化,了解居民日常滨水活动,形成特色滨水活动景观 | 第37-39页 |
·体现地域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手法 | 第39-45页 |
·对比与融合 | 第39-40页 |
·再现与抽象 | 第40-42页 |
·隐喻与象征 | 第42-43页 |
·生态与科技 | 第43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