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 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9-15页 |
·研究的理论背景及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及相关概念 | 第11-13页 |
·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 | 第11-13页 |
·相关概念的阐述及认识 | 第13页 |
·城市发展收敛性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及认识 | 第13-15页 |
2 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15-23页 |
·评价指标选取方法及原则 | 第15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| 第15-17页 |
·城市发展收敛指数模型设计原则 | 第17页 |
·城市发展收敛指数模型 | 第17-19页 |
·评价与计算过程 | 第19-23页 |
·数据的标准化 | 第19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19-22页 |
·城市发展相对指数的计算 | 第22页 |
·城市发展收敛指数的计算 | 第22-23页 |
3 吉林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的动态变化分析 | 第23-36页 |
·吉林中部城市群概况 | 第23-28页 |
·吉林中部城市群空间范围 | 第23页 |
·吉林中部城市群主要中心城市发展概况 | 第23-25页 |
·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概况 | 第25-28页 |
·吉林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动态演变 | 第28-36页 |
·σ收敛分析与绝对β收敛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城市发展相对指数动态变化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动态变化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长春与其他四城市的比较分析 | 第34-36页 |
4 吉林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| 第36-44页 |
·影响指标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8-42页 |
·资源禀赋的差异 | 第38页 |
·政策因素 | 第38-39页 |
·腹地与中心城市互动因素 | 第39-40页 |
·城市发展环境的转型因素 | 第40-41页 |
·产业分工协作因素 | 第41-42页 |
·促进吉林中部城市群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42-44页 |
·强化政府的区域平衡能力 | 第43页 |
·加强城际交流与协作 | 第43页 |
·推进谋求“和谐的空间”发展战略 | 第43页 |
·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后记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