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·问题的提起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方法、内容与思路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保险金信托的制度概述 | 第14-29页 |
·信托的概念与信托业的发展 | 第14-17页 |
·信托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与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保险金信托制度的概念 | 第17-22页 |
·保险金信托的涵义 | 第17-18页 |
·保险金信托的种类 | 第18-20页 |
·保险金信托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保险金信托的性质 | 第21-22页 |
·保险金信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—以美国、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| 第22-26页 |
·美国保险金信托的发展现状 | 第22-23页 |
·日本保险金信托的发展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我国台湾地区保险金信托的发展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保险金信托的现状 | 第25-26页 |
·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金信托制度之比较 | 第26-29页 |
·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金信托制度的主要异同 | 第26-27页 |
·国外保险金信托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保险金信托法律关系 | 第29-38页 |
·保险金信托法律关系的主体 | 第29-32页 |
·委托人 | 第29-30页 |
·受托人 | 第30-31页 |
·受益人 | 第31-32页 |
·保险金信托法律关系的客体 | 第32-34页 |
·人寿保险金请求权的法律性质 | 第33页 |
·人寿保险金请求权具备信托财产之构成要件 | 第33-34页 |
·保险金二次再信托的相关法律探讨 | 第34-38页 |
·二次再信托的概念 | 第34页 |
·二次再信托的成立基础 | 第34-35页 |
·保险金二次再信托的法律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我国开展保险金二次再信托的障碍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保险金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| 第38-49页 |
·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| 第38-42页 |
·委托人的权利 | 第38-41页 |
·委托人的义务 | 第41-42页 |
·受益人的权利义务 | 第42-43页 |
·受益人的权利 | 第42页 |
·受益人的义务 | 第42-43页 |
·受托人的权利义务 | 第43-49页 |
·受托人的权利 | 第43-45页 |
·受托人的义务 | 第45-49页 |
第四章 保险金信托合同 | 第49-56页 |
·保险金信托合同的设立 | 第49-53页 |
·设立目的 | 第49-50页 |
·设立时间 | 第50页 |
·设立的主要内容 | 第50-53页 |
·保险金信托合同的变更与终止 | 第53-56页 |
·保险金信托合同的变更 | 第53-54页 |
·保险金信托合同的终止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我国推行保险金信托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| 第56-65页 |
·我国推行保险金信托制度面临的理论缺陷和对策 | 第56-60页 |
·理论缺陷 | 第56-58页 |
·对策 | 第58-60页 |
·我国推行保险金信托制度面临的实务缺陷和对策 | 第60-62页 |
·实务缺陷 | 第60-61页 |
·对策 | 第61-62页 |
·我国保险金信托监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 | 第62-65页 |
·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62-63页 |
·应对措施 | 第63-65页 |
结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