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察院审讯系统中即时通讯工具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课题来源与背景 | 第9-10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论文组织与安排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即时通讯的发展现状与技术背景 | 第13-24页 |
·即时通讯工具的定义 | 第13-17页 |
·即时通讯的服务分类 | 第14-16页 |
·即时通讯的基本术语解释 | 第16-17页 |
·即时通讯的发展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即时通讯的主要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即时通讯工具相关技术 | 第20-23页 |
·音视频编码/解码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TCP/IP协议 | 第21-22页 |
·Hole Punching技术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即时通讯协议介绍与设计 | 第24-32页 |
·常见即时通讯协议数据格式介绍 | 第24-27页 |
·ICQ通讯协议 | 第24-25页 |
·MSN通讯协议 | 第25-26页 |
·QQ通讯协议 | 第26-27页 |
·即时通讯协议的位置 | 第27-28页 |
·协议设计原则 | 第28-30页 |
·协议参与者之间的交互 | 第28-29页 |
·协议的安全性 | 第29页 |
·协议的扩展性 | 第29页 |
·对于协议实现的考虑 | 第29-30页 |
·审讯系统中即时通讯协议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命令帧数据格式 | 第30页 |
·控制帧数据格式 | 第30-31页 |
·数据帧数据格式 | 第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即时通讯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2-48页 |
·PIM需求概述 | 第32-35页 |
·PIM的功能需求 | 第32-33页 |
·PIM的非功能需求 | 第33-34页 |
·开发平台 | 第34-35页 |
·PIM设计与实现 | 第35-43页 |
·PIM软件结构 | 第35-36页 |
·PIM功能模块划分 | 第36-37页 |
·数据库表设计 | 第37-39页 |
·客户端关键模块的实现 | 第39-43页 |
·系统运行与测试 | 第43-47页 |
·系统部署 | 第43页 |
·测试目的与环境 | 第43-44页 |
·系统功能测试 | 第44-46页 |
·系统性能测试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即时通讯工具的安全性研究 | 第48-59页 |
·即时通讯工具面临的常见安全威胁 | 第48-50页 |
·侦听 | 第48页 |
·伪装和抢占 | 第48-49页 |
·蠕虫病毒 | 第49页 |
·未经授权访问 | 第49-50页 |
·其他威胁 | 第50页 |
·PIM安全应对策略 | 第50-53页 |
·PIM身份认证 | 第51页 |
·PIM数据加密 | 第51-53页 |
·PIM的系统级安全机制 | 第53-58页 |
·PIM身份识别机制 | 第53-56页 |
·PIM授权资源访问机制 | 第56-57页 |
·PIM数据库系统安全机制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59-6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