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相关性及其QTL分析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缩写名词表第11-12页
前言第12-20页
 1 稳定性碳同位素第12-15页
   ·碳同位素的表示方法第12页
   ·光合作用和碳同位素分馏第12-13页
   ·环境因子对碳同位素分馏的影响第13-15页
     ·营养条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光第14页
     ·大气CO_2组成第14页
     ·温度第14页
     ·水分第14-15页
 2 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应用第15-17页
   ·碳同位素分辨率和作物产量的关系第15页
   ·碳同位素分辨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关系第15-17页
 3 CID的QTL定位第17-19页
   ·QTL定位群体第17-18页
   ·QTL定位方法的发展第18页
   ·碳同位素分辨率QTL定位进展第18-19页
 4 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第一章 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相关性及QTL定位分析第20-41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·供试水稻材料第20页
   ·田间种植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大田种植管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肥料管理第21页
   ·有关性状考察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干物质积累量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·考种及测产第21页
     ·碳同位素分辨率第21-22页
   ·图谱构建第22页
   ·QTL定位分析第22页
   ·数据统计分析第22-2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3-38页
   ·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调查性状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·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(RIL)CID性状表现第23页
     ·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(RIL)主要农艺性状第23-26页
   ·CID相关性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CID的相关性第26页
     ·抽穗期和CID的相关性第26页
     ·不同抽穗期CID方差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·碳同位素分辨率和产量等性状的相关性第28-33页
     ·以抽穗期对产量等性状分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碳同位素分辨率和产量及构成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·QTL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·CID的QTL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与CID的QTLs共位或相邻的QTLs第34-37页
     ·CID上位性效应QTL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作图群体间比较第38页
 3 讨论第38-41页
第二章 不同供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CID的影响第41-50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41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田间管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肥料管理第42页
   ·CID的测定第42页
 2 结果和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·不同供氮水平对抽穗期叶片CID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·供氮水平对移栽后30天叶片CID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 ·供氮水平对移栽后30天叶片CID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不同供氮水平对移栽后30天叶片CID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·移栽后30天CID和施氮量的关系第47-48页
 3 讨论第48-50页
第三章 水稻碳同位素分辨率替代指标研究第50-58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·供试水稻材料第50页
   ·田间种植第50页
   ·有关性状考察第50页
   ·灰分含量测定方法第50-51页
 2 结果分析第51-57页
   ·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性状表现第51页
   ·灰分含量和CID相关性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·灰分含量QTL定位第53-54页
   ·灰分含量上位性效应QTL分析第54-57页
 3 讨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杂交稻半期旱作节水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育秧方式及化学调控对晚稻秧龄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