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现行社会化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·供需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·绿色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选择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评价方法综述 | 第19-22页 |
·经济分析法 | 第19页 |
·主观评价法 | 第19-20页 |
·运筹学和其他数学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22-25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22-24页 |
·论文研究框架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军队社会化保障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 | 第25-39页 |
·社会化保障供应商选择相关概念介绍 | 第25-31页 |
·军事后勤社会化保障概念 | 第25页 |
·供应链、绿色供应链概念 | 第25-26页 |
·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| 第26-28页 |
·清洁生产的基本含义 | 第28页 |
·绿色采购的概念 | 第28-29页 |
·与招投标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 | 第29页 |
·供应商选择的步骤 | 第29-31页 |
·绿色供应链及供应商评价方法介绍 | 第31-38页 |
·DEA方法介绍 | 第31页 |
·DEA相关知识及原理 | 第31-34页 |
·DEA相关理论的发展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DEA方法的绿色供应商评价的方法步骤 | 第35-38页 |
·ANP相关理论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绿色供应商效率评价DEA模型 | 第39-55页 |
·绿色供应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9-44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| 第39-40页 |
·指标选择的方法性要求 | 第40-41页 |
·绿色供应商效率DEA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1-44页 |
·DEA模型的C~2R模式 | 第44-48页 |
·C~2R模型评价原理 | 第44-46页 |
·C~2R模型有关参数的经济含义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DEA模型的BC~2模式 | 第48-51页 |
·BC~2模型评价原理 | 第48-50页 |
·BC~2模型有关参数的经济含义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两种模型在应用中的比较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效率状态分析流程 | 第52-53页 |
·排序方式优化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估 | 第55-65页 |
·绿色供应链概念模型 | 第55-56页 |
·绿色供应链绩效评定的理论依据 | 第56-57页 |
·ISO14000 系列认证标准 | 第56页 |
·环境保障法和行政法规 | 第56页 |
·循环经济理论 | 第56-57页 |
·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57-59页 |
·指标体系确立的指导思想 | 第57-58页 |
·构建指标体系 | 第58-59页 |
·基于ANP方法构建绿色供应链评价模型 | 第59-64页 |
·评价体系网络结构模型 | 第59-60页 |
·评价体系的次因子研究 | 第60-61页 |
·计算优势度 | 第61-62页 |
·计算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绿色供应链下供应企业选择评价实例 | 第65-86页 |
·供应企业的供应效率评价 | 第65-73页 |
·评价目的及DMU选择 | 第65-66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66页 |
·原始数据处理 | 第66-67页 |
·DEA模型计算结果 | 第67-69页 |
·效率状态及改进建议 | 第69-70页 |
·效率特点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意义 | 第70-71页 |
·评价模型的排名处理及与原有排名顺序的对比 | 第71-73页 |
·非有效单元的调整分析 | 第73页 |
·供应企业运行效率的时间窗分析 | 第73-78页 |
·评价目的及DMU选择 | 第73-74页 |
·原始数据处理 | 第74-76页 |
·模型计算结果 | 第76-77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时间窗分析结论 | 第78页 |
·绿色供应链下供应企业评估 | 第78-84页 |
·豆奶粉清洁生产的循环流程 | 第79页 |
·绿色供应链效能评估 | 第79-83页 |
·指标分析 | 第83-84页 |
·实例分析的深入思考 | 第84-86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86-88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| 第86-87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4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94-95页 |
附录A: 供应企业在 C~2R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“投影” | 第95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