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制动工况下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与负序分析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| ·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高速动车组再生制动技术应用状况 | 第13页 |
| ·动车组再生制动下谐波负序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| 第2章 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及动车组牵引特点 | 第17-28页 |
| ·全并联AT供电方式 | 第17-18页 |
| ·牵引变压器 | 第18-22页 |
| ·单相变压器接线方式 | 第18-20页 |
| ·三相-两相平衡接线方式 | 第20-22页 |
| ·全并联AT牵引网 | 第22-24页 |
| ·CRH2高速动车组 | 第24-27页 |
| ·CRH2动车组整流电路原理 | 第25-26页 |
| ·PWM控制原理 | 第26页 |
| ·再生制动工作原理 | 第26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动车组再生制动工况下负序分析 | 第28-44页 |
| ·负序电流数学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·不同接线方式下负序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·纯单相接线变压器 | 第30-31页 |
| ·V/v接线变压器 | 第31-33页 |
| ·Scott接线方式 | 第33-34页 |
| ·动车组再生制动工况下负序计算 | 第34-37页 |
| ·单相负荷负序模型 | 第35页 |
| ·两相负荷负序模型 | 第35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页 |
| ·负序电流概率模型 | 第37-43页 |
| ·牵引变电所负荷概率模型 | 第38页 |
| ·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概率模型 | 第38-41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4章 CRH2动车组再生制动工况下谐波特性 | 第44-58页 |
| ·网侧电流谐波模型 | 第44-45页 |
| ·谐波传输模型 | 第45-47页 |
| ·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47-48页 |
| ·CRH2动车组仿真模型 | 第47-48页 |
| ·牵引网仿真模型 | 第48页 |
| ·网侧谐波电流仿真分析 | 第48-52页 |
| ·两种工况下的网侧电流FFT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再生制动工况功率不同时电流谐波变化情况 | 第49-51页 |
| ·再生制动时网侧电流谐波随功率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1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页 |
| ·牵引网谐波传输特性仿真分析 | 第52-57页 |
| ·牵引工况时牵引网谐波传输情况 | 第52-53页 |
| ·再生制动工况牵引网谐波传输情况 | 第53-55页 |
| ·两种工况时谐波传输情况 | 第55-56页 |
| ·比较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小结 | 第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结论 | 第58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