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研究--以泰安市为例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1 引言第12-2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3-15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简要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0-22页
2 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第22-27页
   ·公共选择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·信息经济学理论第23-25页
   ·成本分担及补偿理论第25-27页
3 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的现状第27-43页
   ·农村贫困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第27-32页
   ·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主要运作特征分析第32-43页
     ·贫困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总体情况第32-34页
     ·贫困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作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第34-43页
4 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供需主体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第43-56页
   ·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需求主体行为特征第43-46页
   ·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供给主体行为特征第46-49页
   ·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9-56页
     ·助学贷款供需失衡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助学贷款还款迟缓,违约现象加重第50-53页
     ·银行积极性不高,发放助学贷款率低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政府、银行、高校、学生之间协调不够充分第54-56页
5 国外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经验借鉴第56-66页
   ·国外对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模式第56-61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混合资助模式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日本的国家助学贷款奖贷结合模式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澳大利亚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第60-61页
   ·国外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比较与启示第61-66页
     ·国外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比较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国外助学贷款政策给我国的启示第63-66页
6 完善我国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对策第66-90页
   ·基于助学贷款的公益功能,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66-78页
     ·完善法律环境,建立有效地法律保障机制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制定科学有效地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第68-70页
     ·降低贷款风险,大力推行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第70-74页
     ·遵循人性化原则,延长还贷期限、丰富还贷方式第74-76页
     ·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第76-78页
   ·着眼于提高助学贷款效率,强化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第78-81页
     ·积极创新,构造多元化、多层次助学贷款金融体系第78页
     ·加强成本核算,降低管理费用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完善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第79-80页
     ·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依托,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第80页
     ·针对严重违约贷款的学生建立公示制度第80-81页
   ·发挥学校桥梁功能,构建助学贷款安全保障机制第81-87页
     ·架起学生与银行之间的桥梁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开展诚信教育第82-85页
     ·构建诚信档案建设第85-86页
     ·强化制度保障机制第86-87页
   ·发挥非正式制度安排功效,构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第87-90页
     ·从一点一滴做起,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养诚信品质第87-88页
     ·提高就业能力第88页
     ·强化用人单位对贷款学生的还贷督促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3页
附录第93-97页
致谢第97-98页
在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沙参对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Web的智能家居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