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1. 导论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·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2.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5-25页 |
·自由贸易理论 | 第15-18页 |
·亚当·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| 第15-16页 |
·大卫·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| 第16-17页 |
·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| 第17-18页 |
·保护贸易理论 | 第18-23页 |
·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战略性保护理论 | 第21页 |
·新贸易保护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| 第23页 |
·经济全球化理论 | 第23-25页 |
3.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背景 | 第25-35页 |
·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情况分析 | 第25-30页 |
·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概况 | 第25-29页 |
·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出口情况 | 第29-30页 |
·世界纺织服装贸易制度的发展演变 | 第30-32页 |
·国际棉纺织品制度 | 第30-31页 |
·多种纤维协定(MFA) | 第31页 |
·纺织品与服装协议(ATC) | 第31-32页 |
·“三个条款” | 第32页 |
·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经过 | 第32-35页 |
4.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| 第35-50页 |
·欧盟贸易保护主义 | 第35-38页 |
·欧盟主要国家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| 第35-37页 |
·利益集团与贸易保护主义 | 第37-38页 |
·欧盟政治的需要 | 第38-39页 |
·贸易摩擦的全球化趋势 | 第39页 |
·国际规则的灰色区域为贸易摩擦提供了可能 | 第39-47页 |
·第242段条款——纺织品特保条款 | 第40-43页 |
·《加入议定书》第16条——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《加入议定书》第15条——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(非市场经济条款) | 第44-47页 |
·中国纺织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| 第47-50页 |
·出口市场集中 | 第47-48页 |
·制度标准与统计方法的落后 | 第48页 |
·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迅速 | 第48-50页 |
5. WTO框架下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对策研究 | 第50-54页 |
·中国政府策略 | 第50-51页 |
·积极推动国际多边与双边谈判 | 第50-51页 |
·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| 第51页 |
·行业协会的作用 | 第51-52页 |
·企业的选择 | 第52-54页 |
·重视纺织品服装的国际标准 | 第52页 |
·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8-5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