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

知识权力与社会规范的交融--公共政策制定中社会科学的效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14-16页
ABSTRACT第16-18页
导言第19-41页
    一、选题意义、研究目的和现实价值第19-25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-31页
    三、写作思路与论文框架第31-34页
    四、基本内容第34-38页
    五、创新之处与不足第38-41页
第一章 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关联性的历史演进第41-58页
    1.1 知识权力观的历史演进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一元统一的知识权力观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二元分立的知识权力观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相互融合的知识权力观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从二元分立到多元融合第47-49页
    1.2 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关系的历史演变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早期应用:趋于一致到相互分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二战后公共政策制定中社会科学效用的发展第50-51页
    1.3 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取向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范畴: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涵:科学理性之外的价值标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特性:社会问题为导向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方法:跨学科联合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功能第55-57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二章 二元分立模型下的互动第58-70页
    2.1 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二元分立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体—客体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个人—社会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微观—宏观第59-60页
    2.2 社会科学影响公共政策的模型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从研究指向政策的线性模型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从政策指向研究的线性模型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非线性互动模型第65-66页
    2.3 二元分立模型的现实困惑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当代复杂的社会问题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学术争论所引发的信任危机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政策的失灵第6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三章 重建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维度:从二元分立到多元交融第70-89页
    3.1 多元交融的必然趋势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认识论的发展趋势:从“简单”到“复杂”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:从“以知识为导向”到“以问题为导向”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践论方法的转变趋势:对主客二分的超越第71-72页
    3.2 重建维度的现实必要性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知识权力观二元格局的局限性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公共决策多元衡量的迫切性第73页
    3.3 重建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维度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公众—专家—政府”多元互动型影响模式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“公众—专家—政府”多元参与型介入路径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“公众—专家—政府”多元平衡型转化机制第76-77页
    3.4 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决策新模式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大数据凸显公共需求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科学的政策效用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精准决策第81-82页
    3.5 实践方面的维度重建第82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研究机制:“任务型研究”与“自主型研究”平行发展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交流机制: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并重视与第三方的交流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传播机制:拓展研究成果的有效宣传途径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人才培养机制:加深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的相互理解第85-8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87-89页
第四章 多元互动模型的建构及应用第89-109页
    4.1 多元互动模型的主要类型第89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公众相关模型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高技术相关模型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均衡相关模型第92-94页
    4.2 多元互动模型的实证分析第9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公众相关模型的实证分析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技术相关模型的实证分析第97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均衡相关模型的实证分析第101-106页
    4.3 不同应用环境下社会科学效用的比较分析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高公众相关模型:决策辅助与知识提供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高技术相关模型:全过程论证支持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均衡相关模型:不可或缺的沟通纽带第107-10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08-109页
第五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反思与变革第109-123页
    5.1 全球化引发公共问题国际化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问题背景的国际化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问题本质的国际化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问题解决的国际化第111-112页
    5.2 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变化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对象更为复杂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学科交叉更为普遍第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研究方法更为多样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社会科学研究的产业化发展第114-115页
    5.3 社会科学参与公共政策的新特征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参与力量多元化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参与性质私人化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参与形式由被动变主动第117页
    5.4 促进多元互动模式发展的机制探索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促进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互动的基本原则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促进全球社会科学与国际公共政策的互动机制第119-12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22-123页
结语:走向多元互动的社会科学政策维度研究第123-133页
参考文献第133-15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0-151页
致谢第151-153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153页

论文共1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单链抗体e23sFv的人源化抗体制备及其在HER2靶向肿瘤杀伤中的功能鉴定
下一篇:JPEG2000中EBCOT算法的研究与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