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5页 |
| 引言 | 第5-7页 |
|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7-12页 |
| ·病例选择 | 第7页 |
| ·治疗方法 | 第7-9页 |
| ·观察指标 | 第9-11页 |
| ·统计学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结果 | 第12-19页 |
| ·三组一般资料相比较 | 第12页 |
| ·各组治疗前心率震荡参数、左心室质量指数等指标的比较 | 第12-13页 |
| ·各组治疗后心率震荡参数、左心室质量指数等指标的比较 | 第13-14页 |
| ·各组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参数、左心室质量指数等指标的自身比较 | 第14-17页 |
| ·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心率震荡参数的相关性 | 第17-18页 |
| 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| 第18页 |
| ·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章 讨论 | 第19-25页 |
| ·高血压左室肥厚 | 第19-20页 |
| ·窦性心率震荡 | 第20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20-24页 |
| ·试验局限性 | 第24-25页 |
| 结论 | 第25-2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6-30页 |
| 综述 | 第30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4-45页 |
| 附录 | 第45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