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2 IETM概述 | 第15-25页 |
| ·IETM及其发展概况 | 第15-17页 |
| ·IETM的含义 | 第15页 |
| ·IETM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7页 |
| ·IETM的作用 | 第17-21页 |
| ·目前制作技术手册的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纸质手册的局限性 | 第18-19页 |
| ·IETM的用途 | 第19-21页 |
| ·IETM相关标准 | 第21-24页 |
| ·MIL-PRF-87268和MIL-PRF-87269 | 第21-22页 |
| ·MIL-HDBK-511 | 第22页 |
| ·ASD/S1000D] | 第22-23页 |
| ·ATA iSpec 2200 | 第23页 |
| ·国内标准 | 第23-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3 S1000D标准研究分析 | 第25-36页 |
| ·S1000D概况 | 第25页 |
| ·S1000D的基本概念 | 第25-26页 |
| ·数据模块(Data Module-DM) | 第25页 |
| ·数据模块代码data module code(DMC) | 第25页 |
| ·信息控制代码information control number(ICN) | 第25-26页 |
| ·发布模块Publication module(PM) | 第26页 |
| ·公共源数据库(CSDB) | 第26页 |
| ·业务规则Business rules | 第26页 |
| ·业务规则交换Business Rules Exchange-BREX | 第26页 |
| ·S1000D的应用领域 | 第26-27页 |
| ·规范的主要内容 | 第27-28页 |
| ·第1部分(规范第1、2章) | 第27页 |
| ·第2部分(规范第3章) | 第27页 |
| ·第3部分(规范第4章) | 第27-28页 |
| ·第4部分(规范的第5-7章) | 第28页 |
| ·第5部分(规范的第8、9章) | 第28页 |
| ·S1000D核心内容 | 第28-35页 |
| ·数据模块-DM | 第28-30页 |
| ·编码要求 | 第30-33页 |
| ·数据模块需求列表-DMRL | 第33页 |
| ·公共源数据库-CSDB | 第33-34页 |
| ·业务规则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4 IETM制作技术 | 第36-39页 |
| ·标准化技术 | 第36页 |
| ·文档格式 | 第36页 |
| ·结构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·内容创作 | 第37-38页 |
| ·文本编制 | 第37页 |
| ·图形编制 | 第37页 |
| ·动画、音频、视频制作 | 第37-38页 |
| ·管理平台 | 第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5 IETM项目实施 | 第39-57页 |
| ·项目启动 | 第39-40页 |
| ·组建团队 | 第39页 |
| ·搭建平台 | 第39-40页 |
| ·项目实施 | 第40-51页 |
| ·培训 | 第40-41页 |
| ·实施流程确定 | 第41页 |
| ·标准支持 | 第41页 |
| ·总体规划 | 第41-46页 |
| ·内容制作 | 第46-51页 |
| ·管理数据模块 | 第51页 |
| ·手册发布 | 第51-55页 |
| ·创建发布项目 | 第51-52页 |
| ·创建发布模块 | 第52-53页 |
| ·配置CSDB资源-定义手册 | 第53-54页 |
| ·编写样式表 | 第54页 |
| ·发布前的验证 | 第54-55页 |
| ·手册发布 | 第55页 |
| ·手册的交付使用 | 第55页 |
| ·反馈和更新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6 项目成果符合性验证 | 第57-69页 |
| ·IETP具备的功能 | 第57页 |
| ·发布成果验证 | 第57-67页 |
| ·登陆认证功能 | 第57-58页 |
| ·结构树导航功能 | 第58-59页 |
| ·数据模块间链接功能 | 第59页 |
| ·统一标识的警告、注意 | 第59-60页 |
| ·图文链接 | 第60页 |
| ·IPC热点链接 | 第60-61页 |
| ·CGM矢量图显示和浏览 | 第61页 |
| ·多媒体支持 | 第61-62页 |
| ·向导式故障隔离 | 第62-63页 |
| ·支持全文浏览、步进浏览 | 第63页 |
| ·全文检索 | 第63-64页 |
| ·书签功能 | 第64页 |
| ·备注、意见功能 | 第64-65页 |
| ·打印功能 | 第65-66页 |
| ·多国语言 | 第66页 |
| ·维护任务统计功能 | 第66-67页 |
| ·历史浏览 | 第67页 |
| ·与以往技术手册的进步 | 第67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7 IETM后续工作设想 | 第69-74页 |
| ·建立与PDS系统集成的IETM研发平台 | 第69-70页 |
| ·构建集成化IETM管理系统 | 第70-72页 |
| ·结合型号研制的IETM工作模式设想 | 第72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8 企业实施IETM的建议 | 第74-78页 |
| ·尽快完成标准体系建设 | 第74页 |
| ·加强团队建设 | 第74页 |
| ·建立基于局域网的IETM使用管理体系 | 第74-76页 |
| ·向注重内容推进 | 第76页 |
| ·新老产品实施IETM的建议 | 第76-77页 |
| ·新研产品实施IETM | 第76-77页 |
| ·老产品实施IETM | 第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9 结论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