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9页 |
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8页 |
·水稻超高产研究的重要性 | 第10页 |
·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·我国“超级稻育种计划”立项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我国超级稻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 | 第13-18页 |
·超级稻栽培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超级稻栽培研究展望 | 第16-18页 |
·硅对水稻的影响研究 | 第18页 |
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| 第19-2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19-20页 |
·2008年试验 | 第19页 |
·2009年试验 | 第19-20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0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5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·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的产量效应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施氮量下硅肥的产量效应 | 第21-22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| 第22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| 第22-25页 |
·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25-26页 |
·讨论 | 第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26-3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6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6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各器官含氮量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·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超级早稻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30-31页 |
·讨论 | 第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硅肥对超级早稻茎叶形态与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| 第31-3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31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1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5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功能叶长度与宽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功能叶夹角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单茎叶面积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单茎叶面积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单茎叶面积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茎秆直径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硅肥对茎秆直径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不同施氮量下硅肥对茎秆直径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硅肥对超级早稻茎秆抗倒力的影响 | 第35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35-37页 |
·讨论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37-38页 |
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37页 |
2 本文创新点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