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页 |
·概述与趋势 | 第8-10页 |
·评测平台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工作和组织结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电子邮件的基本原理以及垃圾邮件过滤的常用方法 | 第13-27页 |
·电子邮件的基本原理 | 第13-16页 |
·垃圾邮件过滤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验证查询技术 | 第16-19页 |
·反向查询 | 第17页 |
·DKIM技术 | 第17页 |
·SenderID技术 | 第17-18页 |
·挑战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基于邮件内容的过滤方法 | 第19-27页 |
·基于黑白名单的过滤方法 | 第19页 |
·基于规则的方法 | 第19页 |
·基于邮件内容的统计学习方法 | 第19-27页 |
·邮件格式标准化 | 第20页 |
·特征提取 | 第20-22页 |
·特征选择 | 第22-23页 |
·训练过滤 | 第23-27页 |
第二章 基于流数据特性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 | 第27-41页 |
·基于字符串的模糊匹配 | 第27-34页 |
·相关背景 | 第27-29页 |
·Character-Level Markov Models | 第27-28页 |
·Inexact String Matching | 第28-29页 |
·基于字符串的模糊匹配 | 第29-34页 |
·通配符匹配 | 第29-30页 |
·模糊化权重 | 第30-31页 |
·分类器的选择 | 第31-33页 |
·基于字符串的模糊匹配方法小结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时间流特性的方法 | 第34-41页 |
·流数据和流数据挖掘技术 | 第34-36页 |
·基于流数据特性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 | 第36-41页 |
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评测 | 第41-50页 |
·实验框架 | 第41页 |
·系统结构 | 第41-42页 |
·数据集 | 第42-43页 |
·评测指标 | 第43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43-50页 |
·基于字符串模糊匹配的实验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基于流数据特性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的对比实验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基于流数据特性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较传统方法的优势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·总结 | 第50页 |
·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| 第56-57页 |
发表的论文 | 第56页 |
参加的项目 | 第56页 |
软件著作权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