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1. 导论 | 第13-18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·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·管理层收购 | 第15-16页 |
·风险投资 | 第16页 |
·风险投资家 | 第16页 |
·风险企业家 | 第16-17页 |
·风险投资退出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2. 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·国内外关于MBO 的文献综述 | 第18-22页 |
·国外关于MBO 的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·国内关于MBO 的文献综述 | 第20-22页 |
·国内外关于风险投资MBO 退出的研究综述 | 第22-23页 |
·MBO 应用于风险投资退出领域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敌意收购抗拒说 | 第2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. MBO 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中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6-37页 |
·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| 第26页 |
·MBO 方式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中的应用价值 | 第26-30页 |
·对风险投资家的应用价值 | 第27-28页 |
·对风险企业管理层的应用价值 | 第28-29页 |
·对风险企业的应用价值 | 第29-30页 |
·影响我国风险投资MBO 退出的外部条件 | 第30-31页 |
·政策支持 | 第30-31页 |
·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风险企业MBO 的具体实施创造条件 | 第31页 |
·私募基金为MBO 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| 第31页 |
·MBO 与风险投资退出其他方式的比较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34-3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. 我国风险投资MBO 退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| 第37-48页 |
·同样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| 第37-40页 |
·相关的法律限制 | 第40-41页 |
·同业竞争的问题 | 第40页 |
·与融资有关的法律问题 | 第40-41页 |
·MBO 的融资困境 | 第41-44页 |
·MBO 缺乏金融工具,融资渠道相当狭窄 | 第42-43页 |
·缺乏专业的MBO 融资中介机构 | 第43页 |
·MBO 融资偿还渠道单一 | 第43-44页 |
·MBO 后风险企业的整合问题 | 第44-47页 |
·对国家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 | 第44-45页 |
·高派现的问题 | 第45-46页 |
·风险企业管理层人员素质问题 | 第46-4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. 将MBO 运用于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对策建议 | 第48-58页 |
·健全产权交易市场 | 第48-49页 |
·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| 第49-51页 |
·进一步完善我国MBO 融资环境 | 第51-53页 |
·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| 第51页 |
·培养机构投资者,拓展风险企业MBO 融资渠道 | 第51-53页 |
·构造健全的监管制度 | 第53-55页 |
·风险投资机构对管理层收购风险企业的监督 | 第54页 |
·加强政府在风险企业MBO 中的监管 | 第54-55页 |
·改善MBO 后企业的整合 | 第55-57页 |
·人力资源整合 | 第56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| 第56页 |
·经营发展整合 | 第56-5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束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后记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