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CD58 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9页 |
·CD58 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·基因结构 | 第11-12页 |
·CD58 功能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CD58 与EPF 的关系研究 | 第14页 |
·检测方法 | 第14页 |
·CD58 分子应用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9页 |
·单克隆技术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| 第16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CD58 蛋白的制备 | 第19-2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1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·仪器 | 第19页 |
·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结果 | 第23-24页 |
·SDS-PAEG 鉴定结果 | 第23页 |
·玫瑰花环抑制试验结果 | 第23-24页 |
·样品提取物中蛋白质的浓度 | 第24页 |
·讨论 | 第24-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间接ELISA 法检测CD58 抗体方法的建立 | 第26-3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26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·仪器 | 第26页 |
·血清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CD58 蛋白间接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26-28页 |
·小鼠免疫效果检测 | 第28页 |
·结果 | 第28-31页 |
·CD58 蛋白间接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28-30页 |
·小鼠免疫效果检测 | 第30-31页 |
·讨论 | 第31页 |
·间接ELISA 条件的选择 | 第31页 |
·小鼠免疫的结果 | 第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抗CD58 蛋白的单克隆杂交瘤株的建立 | 第32-4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6页 |
·试验动物及细胞 | 第32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2页 |
·仪器 | 第32页 |
·方法 | 第32-36页 |
·结果 | 第36-38页 |
·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饲养层细胞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细胞融合 | 第36页 |
·杂交瘤细胞的形态观察 | 第36-37页 |
·杂交瘤细胞株的亚克隆 | 第37页 |
·杂交瘤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| 第37页 |
·杂交瘤细胞稳定性的检测 | 第37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39页 |
·骨髓瘤细胞的状态 | 第38页 |
·饲养层细胞 | 第38页 |
·细胞融合效率的影响因素 | 第38页 |
·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克隆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抗CD58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| 第40-4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3页 |
·试验动物及细胞 | 第4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0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0-43页 |
·结果 | 第43-46页 |
·腹水中抗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| 第43页 |
·腹水McAb 效价测定(ELISA 法) | 第43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结果 | 第43页 |
·单克隆抗体亚型的测定 | 第43-45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| 第45页 |
·单克隆抗体亲和常数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讨论 | 第46-47页 |
·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的选择 | 第46-47页 |
·单克隆抗体性质的分析 | 第47页 |
·单克隆抗体亲和力 | 第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六章 山羊血清中CD58 间接竞争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48-5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48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48页 |
·仪器 | 第48页 |
·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结果 | 第50-51页 |
·腹水抗体工作浓度的测定结果 | 第50页 |
·简接竞争ELISA 标准曲线的建立 | 第50-51页 |
·灵敏度的测定结果 | 第51页 |
·精确度的测定结果 | 第51页 |
·山羊血清中游离 CD58 含量的检测结果 | 第51页 |
·讨论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附录 试验用液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