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23页 |
一、旅游地意象(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)相关界定及综述 | 第13-19页 |
二、旅游地旅游广告相关界定及综述 | 第19-23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框架 | 第23-25页 |
一、研究目标 | 第23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三、研究内容和框架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旅游地旅游形象广告现状梳理 | 第25-38页 |
第一节 旅游地公众形象旅游广告开发现状 | 第25-32页 |
一、旅游地旅游广告开发类型 | 第25-27页 |
二、旅游地形象广告开发现状 | 第27-32页 |
第二节 旅游地旅游广告现状分析 | 第32-38页 |
一、旅游地旅游广告现状特征 | 第32-35页 |
二、旅游地旅游广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8页 |
第三章 旅游地意象定位下的旅游形象广告创意生成 | 第38-54页 |
第一节 旅游地意象定位下旅游广告创意生成原则 | 第38-42页 |
一、旅游意象定位原则 | 第38-39页 |
二、注意力和体验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9-40页 |
三、从主题演绎到载体设计循序渐进的原则 | 第40页 |
四、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0-42页 |
第二节 旅游地意象定位下旅游广告创意生成路径 | 第42-54页 |
一、基础性工作 | 第43-44页 |
二、显示性工作 | 第44-45页 |
三、传播性工作 | 第45-50页 |
四、评估性工作 | 第50-54页 |
第四章 旅游地旅游形象广告体系的构成 | 第54-74页 |
第一节 旅游地旅游广告影响因子 | 第54-60页 |
一、旅游地旅游广告主客体关系 | 第54-55页 |
二、旅游地旅游广告影响因子 | 第55-60页 |
第二节 旅游公众形象广告设计内容体系 | 第60-74页 |
一、旅游广告主题演绎 | 第60-64页 |
二、旅游广告载体设计 | 第64-66页 |
三、旅游广告媒体策划 | 第66-74页 |
第五章 案例分析——上海旅游形象广告问题、对策 | 第74-79页 |
第一节 上海、香港旅游形象广告比较研究 | 第74-77页 |
第二节 上海旅游形象广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| 第77页 |
第三节 上海旅游形象广告开发建议 | 第77-79页 |
第六章 余论——对上海市旅游形象广告的未来展望 | 第79-81页 |
附录 | 第81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后记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