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股东查阅权在公司法上的地位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股东查阅权立法现状之考察 | 第12-24页 |
第一节 我国股东查阅权概述 | 第13-15页 |
一、新旧公司法关于股东查阅权之规定 | 第13-14页 |
二、其它文件中涉及股东查阅权之规定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股东查阅权国际比较研究 | 第15-21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国家 | 第15-19页 |
二、大陆法系国家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我国查阅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4页 |
一、查阅的对象范围过窄 | 第21-22页 |
二、查阅权行使程序缺失 | 第22页 |
三、公司义务规制不完备 | 第22页 |
四、权利救济制度不完善 | 第22-23页 |
五、权利冲突难以解决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股东查阅权的界定 | 第24-32页 |
第一节 股东查阅权的定位 | 第24-28页 |
一、股东查阅权与股东权利 | 第24-26页 |
二、股东查阅权与股东知情权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股东查阅权的特性 | 第28-32页 |
一、股东查阅权是一项固有权 | 第28-29页 |
二、股东查阅权是一项单独股东权 | 第29-30页 |
三、股东查阅权是一项工具性权利 | 第30页 |
四、股东查阅权兼具共益性与自益性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股东查阅权的行使 | 第32-46页 |
第一节 权利行使的范围 | 第32-37页 |
一、查阅对象范围列举缺漏分析 | 第32-34页 |
二、会计账簿范围解释差异分析 | 第34-36页 |
三、股份公司股东行权范围探讨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权利行使的程序 | 第37-41页 |
一、查阅请求方式 | 第38页 |
二、查阅时间和地点 | 第38-39页 |
三、查阅权行使方式 | 第39-40页 |
四、费用负担 | 第40-41页 |
五、公司回复期限 | 第41页 |
第三节 权利行使的保障 | 第41-46页 |
一、公司的义务与责任 | 第41-43页 |
二、查阅权的救济途径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股东查阅权的限制 | 第46-58页 |
第一节 权利限制的原因——利益衡平的要求 | 第46-48页 |
一、利益的分化与冲突 | 第46-47页 |
二、利益的相互性及其衡平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权利的限制条件 | 第48-54页 |
一、正当目的的限制 | 第48-52页 |
二、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间的限制 | 第52-54页 |
第三节 权利滥用的规制 | 第54-58页 |
一、对权利滥用的事前防御 | 第55-56页 |
二、对权利滥用的事后救济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