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GIS系统的实时信息处理应用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1-17页 |
·GIS 的发展状况 | 第11-13页 |
·GIS 的国际发展状况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发展状况 | 第13页 |
·GIS 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GIS 在民航机场的应用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GIS 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| 第15-17页 |
·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组织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GIS 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 | 第19-31页 |
·GIS 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GIS 的功能 | 第20-22页 |
·GIS 的体系架构 | 第22-23页 |
·GIS 的整体架构 | 第22-23页 |
·GIS 的软件功能架构 | 第23页 |
·GIS 系统的开发方式 | 第23-24页 |
·GIS 的开发方式 | 第23-24页 |
·GIS 三种开发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| 第24页 |
·组件式GIS | 第24-30页 |
·组件式GIS(COM GIS)的概念 | 第25-28页 |
·组件 | 第25-26页 |
·组件技术的基础——COM/DCOM 对象 | 第26-27页 |
·COM GIS | 第27-28页 |
·COM GIS 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COM GIS 的开发 | 第29-30页 |
·XML 技术 | 第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开发平台的选取与分析 | 第31-40页 |
·GIS 平台的选取 | 第31-36页 |
·当前主流的GIS | 第31-33页 |
·适合本系统开发的GIS 软件 | 第33-34页 |
·ArcGIS 介绍 | 第34-36页 |
·ArcG159 软件特色 | 第34-36页 |
·ArcGIS 的结构体系 | 第36页 |
·数据库平台的选取 | 第36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| 第40-47页 |
·系统设计原则 | 第40-41页 |
·系统的特点及其实现的主要功能 | 第41-43页 |
·系统特点 | 第41页 |
·系统的主要功能 | 第41-43页 |
·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43-45页 |
·系统的组成 | 第43-45页 |
·模块之间的关系 | 第45页 |
·系统的体系架构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 | 第47-72页 |
·系统数据库设计 | 第47-50页 |
·数据接收与入库 | 第50-59页 |
·数据接收 | 第50-54页 |
·数据库连接池的应用 | 第54-59页 |
·连接池的概念 | 第55页 |
·连接池的工作原理 | 第55-56页 |
·连接池的分配与释放 | 第56页 |
·系统中连接池的实现 | 第56-59页 |
·地图操作 | 第59-61页 |
·目标轨迹显示与重演 | 第61-66页 |
·目标轨迹实时显示 | 第61页 |
·轨迹重演 | 第61-63页 |
·双缓冲技术 | 第63-66页 |
·双缓冲的基本概念 | 第63-64页 |
·采用双缓冲技术绘制目标轨迹 | 第64-66页 |
·目标统计与区域告警 | 第66-71页 |
·目标统计 | 第66-69页 |
·区域告警 | 第69-71页 |
·区域告警流程 | 第69-70页 |
·目标点是否在告警区域内部的检测 | 第70-71页 |
·区域预警信息检测 | 第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系统测试 | 第72-75页 |
·系统运行主界面 | 第72-73页 |
·系统测试 | 第73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75页 |
·系统的不足 | 第75-76页 |
·下一步的展望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