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| 第10-24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0页 |
·病例选择 | 第10-11页 |
·病例来源 | 第10页 |
·诊断标准 | 第10页 |
·纳入标准 | 第10页 |
·排除标准 | 第10-11页 |
·剔除标准 | 第11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11页 |
·治疗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治疗组治疗 | 第11页 |
·对照组治疗 | 第11页 |
·疗程 | 第11-12页 |
·疗效观察 | 第12-13页 |
·疗效指标 | 第12页 |
·病情轻重程度标准 | 第12页 |
·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2-13页 |
·不良事件观察 | 第13页 |
·病例脱失情况 | 第13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13-18页 |
·一般资料 | 第13-14页 |
·病例入组情况 | 第13页 |
·病例脱失情况 | 第13-14页 |
·两组均衡性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| 第14页 |
·两组患者平均年龄(岁)情况 | 第14页 |
·两组患者病程(月)情况 | 第14页 |
·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 | 第14-15页 |
·治疗结果比较 | 第15页 |
·疗效与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病情、疗程的关系比较 | 第15-18页 |
·两组性别与疗效(痊愈)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·两组年龄与疗效(痊愈)的比较 | 第16页 |
·两组病程与疗效(痊愈)的比较 | 第16页 |
·病情与疗效(痊愈)的比较 | 第16-17页 |
·疗程与疗效的比较 | 第17-18页 |
·不良反应 | 第18页 |
4 讨论 | 第18-23页 |
·祛疣汤中药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| 第18-20页 |
·尤靖安外用治疗扁平疣研究 | 第20页 |
·祛疣汤联用尤靖安疗效作用机制初探 | 第20-21页 |
·扁平疣痊愈现象的探讨 | 第21-22页 |
·关于扁平疣疗效标准的思考 | 第22页 |
·本观察的不足及问题 | 第22-23页 |
5 结论 | 第23-24页 |
中西医对扁平疣的认识及治疗 | 第24-38页 |
1 中医对扁平疣的认识 | 第24-29页 |
·中医对扁平疣的病名记载及病因病机认识 | 第24页 |
·中医治疗 | 第24-29页 |
·中药治疗 | 第24-29页 |
·中药内服 | 第24-26页 |
·中药内服及中药外用 | 第26页 |
·中药外用 | 第26-28页 |
·针灸等其他治疗 | 第28-29页 |
2 西医对扁平疣的认识 | 第29-34页 |
·概念及病因 | 第29页 |
·病机 | 第29-30页 |
·HPV | 第29-30页 |
·免疫功能 | 第30页 |
·细胞免疫 | 第30页 |
·体液免疫 | 第30页 |
·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 | 第30-31页 |
·扁平疣的治疗进展 | 第31-34页 |
·药物治疗 | 第31-33页 |
·抗病毒类药物 | 第31页 |
·免疫调节类药物 | 第31-32页 |
·维A酸类药物 | 第32-33页 |
·药物联合应用 | 第33页 |
·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类药物的运用 | 第33页 |
·抗病毒与维A酸类药物运用 | 第33页 |
·免疫调节剂和维A酸类药物运用 | 第33页 |
·物理治疗 | 第33-34页 |
·其他 | 第34页 |
3 中西医结合对扁平疣的治疗 | 第34-36页 |
4 总结与展望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4页 |
附表1 扁平疣患者情况登记表 | 第44-45页 |
附表2 | 第45-46页 |
附表3:随机数字表 | 第46-47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