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世界政治论文--世界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--行政管理论文

网络化治理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导论第9-17页
 一、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第9-11页
  (一) 研究的缘起第9-10页
  (二) 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二、文献综述第11-15页
  (一) 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(二) 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三、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第15-17页
  (一) 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(二) 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5-16页
  (三) 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一章 网络化治理的提出及治理机制的构成第17-34页
 一、网络化治理的提出第17-23页
  (一) 网络化治理的时代背景第17-19页
  (二) 网络化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9-22页
  (三) 网络化治理的优势第22-23页
 二、网络化治理理念的内涵及特征第23-28页
  (一) 当代政治发展中的“治理话语”第23-25页
  (二) 网络化治理理念的内涵及特征第25-27页
  (三) 网络化治理与相关概念的异同第27-28页
 三、网络化治理机制的构成第28-34页
  (一) 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类型第28-29页
  (二) 公共行政范式的沿革第29-31页
  (三) 网络化治理机制的总体构成第31-34页
第二章 网络化治理中的合作机制第34-42页
 一、合作机制的功能第34-38页
  (一) 合作机制的功能第34-35页
  (二) 合作机制的动力第35-38页
 二、合作机制的构建第38-42页
  (一) 合作机制形成的困境第38-39页
  (二) 合作机制的构建第39-42页
第三章 网络化治理中的信任机制第42-49页
 一、信任:网络化治理的基础第43-46页
  (一) 信任的内涵第43-44页
  (二) 网络化治理中信任的来源第44-45页
  (三) 信任机制在网络化治理中的价值第45-46页
 二、信任机制的构建第46-49页
  (一) 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第46-47页
  (二) 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第47页
  (三) 提高政府公信力第47-48页
  (四) 完善法律、制度建设第48-49页
第四章 网络化治理中的协调机制第49-55页
 一、协调:网络化治理的保障第49-52页
  (一) 协调及其治理功能第49-50页
  (二) 网络化治理中协调的方法第50-52页
 二、协调机制的构建第52-55页
  (一) 明确协调主体第52-53页
  (二) 选择协调方法第53页
  (三) 检视协调效果第53-55页
第五章 网络化治理中的责任机制第55-61页
 一、责任:网络化治理的核心第55-59页
  (一) 责任内涵及其类型第55-56页
  (二) 不同主体的责任设定第56-58页
  (三) 责任机制在网络化治理中的功能第58-59页
 二、责任机制的构建第59-61页
  (一) 确立问责制度第59-60页
  (二) 监控治理绩效第60页
  (三) 推行退出制度第60-61页
结语第61-66页
 一、网络化治理的主要观点第61页
 二、中国的治理实践第61-64页
 三、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3页
后记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
下一篇: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与嬗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