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峰驼副性腺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特征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9页 |
文献综述:诱导排卵因子研究进展 | 第9-13页 |
1 哺乳动物中诱导排卵因子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2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双峰驼的繁殖特性及卵泡发育周期 | 第9-10页 |
·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的发现 | 第10页 |
·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的分离提纯 | 第10页 |
·双峰驼排卵因子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3 分析与展望 | 第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-13页 |
前言 | 第13-21页 |
1 双峰驼的起源进化及生物学分类 | 第13页 |
·骆驼的生物学分类 | 第13页 |
·骆驼的起源及进化 | 第13页 |
·骆驼属动物的分布及优良种群 | 第13页 |
·我国双峰驼的主要品种 | 第13页 |
2 副性腺的结构及功能 | 第13-18页 |
·前列腺的基本结构 | 第14页 |
·前列腺的分区 | 第14页 |
·前列腺组织学特征 | 第14页 |
·前列腺的功能 | 第14-15页 |
·前列腺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前列腺组织学研究及进展 | 第15-16页 |
·前列腺小体(prostasomes)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·尿道球腺 | 第17-18页 |
·尿道球腺的基本结构 | 第17页 |
·尿道球腺的生理功能 | 第17页 |
·尿道球腺研究及进展 | 第17-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-21页 |
实验研究 | 第21-32页 |
第一部分 双峰驼前列腺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特征 | 第21-26页 |
1 引言 | 第21页 |
2 材料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1页 |
·样品处理 | 第21-22页 |
·定量测定 | 第22页 |
3 结果 | 第22-23页 |
·大体解剖 | 第22页 |
·组织学 | 第22-23页 |
·前列腺体部 | 第22-23页 |
·前列腺扩散部 | 第23页 |
·前列腺泄殖管 | 第23页 |
·组织化学 | 第23页 |
·透射电镜 | 第23页 |
4 讨论 | 第23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6页 |
第二部分 双峰驼尿道球腺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特征研究 | 第26-32页 |
1 引言 | 第26页 |
2 材料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样品处理 | 第26-27页 |
·定量测定 | 第27页 |
3 结果 | 第27-28页 |
·光镜结构 | 第27-28页 |
·透射电镜 | 第28页 |
·组织化学 | 第28页 |
4 讨论 | 第28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图及图版说明 | 第32-38页 |
发表及己整理的论文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