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| 绪论 | 第13-15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15-27页 |
| 1.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| 第15页 |
| ·古代文献研究 | 第15页 |
| 2. 中医对胸痹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病因病机研究 | 第16页 |
| ·胸痹汤药治疗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3. 中医对血塞通注射液现代研究 | 第17-22页 |
| ·对心功能影响 | 第18页 |
| 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| 第18-20页 |
| ·减轻缺血-再灌注损伤(Myoeardialischemia-Reperfusioninjury,MIRI)作用 | 第20-22页 |
| 4. 冠心病西医方面认识 | 第22-27页 |
| ·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 | 第22-23页 |
| ·冠心病治疗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·冠心病与血脂 | 第24-25页 |
| ·冠心病与血液流变学 | 第25-26页 |
| ·冠心病与血栓烷A_2(TXA_2)及血小板聚集率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7-37页 |
| 1. 研究对象 | 第27页 |
| 2. 研究标准 | 第27-28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病例标准 | 第28页 |
| 3. 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分组方法 | 第28页 |
| ·治疗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4. 观察指标 | 第29页 |
| ·疗效性指标 | 第29页 |
| ·安全性指标 | 第29页 |
| 5. 统计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6. 临床资料分析 | 第30-37页 |
| ·一般临床资料对比 | 第30-32页 |
| ·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| 第32-33页 |
| ·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比较 | 第33-34页 |
| ·TXA_2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| 第34-35页 |
| ·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 | 第35-37页 |
| 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37-40页 |
| 1. 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血塞通注射液药理分析 | 第37页 |
| 2. 研究结论 | 第37-38页 |
| 3. 结论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调节血脂作用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调节血液流变学作用分析 | 第39页 |
| ·调节TXA_2及血小板聚集率作用分析 | 第39页 |
| 4. 存在问题与展望 | 第39-40页 |
| 结论 | 第40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5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页 |